翻边整形模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边整形模讲稿,劳模演讲稿,劳模先进事迹演讲稿,劳模事迹演讲稿,演讲稿ppt模板,讲稿模板,演讲稿ppt模板下载,竞聘演讲稿ppt模板,劳动模范演讲稿,道德模范演讲稿

翻 边 整 形 模 工装设计科 * 翻 边 整 形 模 一 对工序内容的分析 二 结构类型简介 三 结构设计 翻 边 整 形 模 一 对工序内容的分析: Ⅰ.本序冲压方向和送料方向,本序数模中心位置。 Ⅱ.翻边整形区域,翻整前后形状的对比。 从工艺调工艺数模后将本序数模与前序数模显示并进行对比,了解制件大概长宽,向上还是向下翻整,翻整区域大小,分形线位置,分形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翻 边 整 形 模 翻 边 整 形 模 翻 边 整 形 模 Ⅲ.分形线是否包圆角。 1.外板件:分形线不包圆角,如果包了圆角在翻整后容易在外板件上留下压痕。 见例图 翻 边 整 形 模 2.内板件 2.1.制件圆角R5不包圆角(如图1) 翻 边 整 形 模 2.2.制件圆角≥R5需要包圆角(如图2) 翻 边 整 形 模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工艺一般会把分形线做到位,大家可以根据分形线来判断,但基本规律还是要掌握,若设计过程中发现与规律不一致时应与工艺进行讨论。 翻 边 整 形 模 Ⅲ. 行程分析 1.分形线是直线的翻整,测量翻边的高度 。 翻 边 整 形 模 翻 边 整 形 模 这里所做的工作行程分析只是大概的分析,为以后选择弹簧和气垫行程做准备,工作行程最后确定在后面的模口设计部分会有详细分析。 翻 边 整 形 模 3. 曲线翻边时侧壁的应力情况(压应力或拉应力),根据制件的变形程度判断是否会拉断或起皱,并考虑采取结构措施。 翻 边 整 形 模 二.结构类型简 介 2.1.向上翻整 主要由翻边凸模、翻边凹模、托料块组成。 (x3-22-30\X3-22-30_ZHP.prt) 翻 边 整 形 模 2.2.向下翻整 主要由翻边凸模、翻边凹模、压料块组成。 翻 边 整 形 模 3.向上向下翻整 主要由凹模、凸模、压料块、托料块组成。 这种结构又被叫做上下双活,下模首选气垫托料,也可以用弹簧或氮缸,上模可选弹簧或氮缸压料并且压料块会与上模座敦死。 翻 边 整 形 模 翻 边 整 形 模 翻 边 整 形 模 三 结构设计 (一). 工作部分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 (二). 工作行程 (三). 凹模 (四). 凸模 (五). 压料和托料机构 (六). 顶料,退料及定位机构 (七). 翻边区域的过渡 (八). 外导向及安全区,压板槽,支承筋减重等常规结构 (九).翻孔 翻 边 整 形 模 (一). 工作部分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 在翻边过程中,凹模与制件剧烈摩擦,磨损最为严重,墩实时还要承受冲击载荷,胀形张力。因此凹模模口材料的耐磨性,强度要求最高。凸模较少,主要是墩实时需承受冲击载荷,因此在强度和刚度上有相应的要求。材料的选用需要保证制件成型的质量和耐用,主要从制件料厚,生产纲领两方面考虑 材料选用表 翻 边 整 形 模 (二). 翻边工作行程 翻边工作行程是指凹模模口根据制件形变程度设计的保证成型的模口深度。是凹模模口设计和压料块,托料块行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模具整体运动系统设计的核心考虑要素。 翻 边 整 形 模 2.1 平面及断面形状为直线时 2.1.1 制件翻边深度较小时,制件末端距凹模圆角R切点3mm,如图 翻 边 整 形 模 2.1.2 制件翻边深度较大时,凹模深度可小于翻折边高度,如图 翻 边 整 形 模 2.2 平面及断面形状为折曲线时,在冲压方向上保证翻边行程L不变。 翻 边 整 形 模 2.3 翻边凸缘宽度不等时,按照翻边宽度最宽处考虑,压入深度沿冲压方向同时开始翻边。 翻 边 整 形 模 2.4 折弯线和翻边 2.4.1 折弯部比翻边高度深 时,L>l1压入深度取L值。 翻 边 整 形 模 2.4.2翻边高度超出折弯线时,压入深度渐渐变化。 翻 边 整 形 模 2.5 立斜面上的翻边 由于凹模运动方向与翻边方向有较大的相对滑动 (其中凹模突出点与制件相对滑动的距离A最大,较缓斜面处的距离B最小),故凹模突出点至较缓斜面点之间的凹模口压入深度应设计成渐变。 翻 边 整 形 模 2.6 凹模端部弧度大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加出余量: 翻 边 整 形 模 2.7 翻边线变化大,一个冲压方向不能成形,要分成两序完成,两序相接处最 少要重合40mm。 翻 边 整 形 模 (三). 凹模 3.1 模口设计 3.1.1 保证制件同时进入模口。如图 翻 边 整 形 模 3.1.2 凹模圆角。 由于凹模在成型过程与坯料的摩擦很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