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pdf
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 1
——以杭州绕城村为例
贺勇,孙炜玮,马灵燕
(浙江大学建筑系,杭州,310058 )
摘要:从乡村建造现象与问题出发,探讨了乡村建造中的观念与方法,对当下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乡村,建造模式,观念,方法,新农村建设
Analysis on the Methdology and Perspective of Rural Building
He yong, Sun weiwei, Ma linyan
(Dept. of Arch.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phenomenon and problems in villages’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todology and perspective behind the rural building. In adition, it studies the potential direction of the
ongoing “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Village, Rural building, Perspective, Methdology,“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project
一、现象与问题
传统的乡村营建是一个自发、自主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作用下,这些聚落演化成一个个极其
复杂的“生命”系统,在外表“随意、无序”的意象下,内部却隐藏着高度的秩序与关联,特别是
人与人之间通过血缘、地缘、族群等各种纽带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副具有活力的生活场景。
再看今日的许多乡村,却似乎正好是另外一种景象:看起来井然有序的外表之下,却掩饰不住内在
的松散与单调,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熟悉”之中显示出几分陌生。
江浙地区的乡村有着中国最发达的乡村经济,同时也经历着最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于其中的绝
大多数乡村,它们的建筑风貌已经看不到什么传统,可是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却也绝对算不上现
代,于是当下的有些乡村,既不像 “村”,又不像 “城”,正经历着一种身份的模糊与尴尬。目前的
乡村风貌营建中,通常很容易出现两种较为极端的方式:其一是向后看,穿鞋戴帽,回归传统;其
二是向前看,全盘城市化。前者多是那些极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乡村,后者则多是那些近郊、或
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
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三农”的复杂问题,一个单一的建筑学科解决不了所有的问
题,但是几乎所有的问题似乎又都反映在建设的层面。乡村建筑风貌的两极化,其实反映出对于乡
村建筑僵化的、模式化认识,特别是把乡村建筑这一与乡村经济、乡土资源、土地制度、生活模式、
文化观念、建造方式等之间具有复杂关联的“生命体”简单化为审美层面的形体与空间。当设计者、
管理者有意无意割裂其间的联系与制约时,乡村建筑的风格与意象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始
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过,有意思的是,关于风貌定位、乃至文脉、文化这样“宏大”的问题,
焦虑、烦恼的多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村民们其实并不关心,他们在乎的多是在自家有限的资金
投入之下,如何获得最大的建筑面积,从而有更多的房间可以用来出租、经营,以及在被拆迁的情
况下获得最大的补偿。于是,站在“整体利益”、“文化高度”的领导、专家与“个体利益”、“经济
至上”的村民之间难免产生了分歧,带给当下的“新农村建设”诸多问题。
传统的乡村营建源于真实的乡村生活与场地关系,体现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可遗憾
1 本项目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2009QNA4019 )
1
的是,当下的建筑学中对于乡村的研究与实践多停留在空间与形体、或者说审美的层面。很多时候,
乡村风貌成为一种固有的形式,于是、木板、石头这些“乡土”材料在设计者的笔下频频出现,大
大小小的广场或自由多变的窄街巷成为组织乡村公共生活的不二法宝。殊不知,如此的“乡土”早
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如此的公共空间与当下的乡村公共生活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1
二、特征与辨识
如果面对“乡村究竟是谁的?”这样一个看似多余的问题,我们都认可乡村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