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doc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山东省高青县高青一中 李兴防 文章来源:2008年下半年度《试题与研究》 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地图、地球、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其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时代性强、动态变化大,答题时不容易把握要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突破人文地理知识复习的难关。 一、结合时事热点,以新颖的图表为素材,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有人将地图形象地称为地理学的“眼睛”,因此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图像所占比例大大增加。目前全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多个版本,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权威性,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并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而是趋向以热点为切入点,利用新颖的图表以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对规律、原理的运用上。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例1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⑴~⑵题。 ⑴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⑵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解析:本题隐含了有关粮食的热点问题,考查了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等主干知识。(1)由题干“当地1月平均气温3℃”可知该地是我国的南方地区,1985年种植业盛产水稻、油菜,而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2)从1985年到2005年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较快,这说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由水稻种植业向园艺业转变,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答案:⑴B ⑵A 例2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左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右图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⑴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⑵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借用新颖的图表考查城市化过程、特点,不同城市规模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1)由左图中城市化水平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从1978年开始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速度加快,东、中、西城市化差异明显,东部经济水平最高,城市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由右图可以看出,与1980年相比,2004年我国特大、大、中、小城市都有所增加,其中中小城市增加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并占主体地位。⑵我国西部优先发展大城市,有利也有弊。若回答为“合理”,则可利用“中心地理论”从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来回答,着力强调大城市能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若回答为“不合理”,则可从大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入手,强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化水平,再加上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薄弱,极力发展大城市会带来很多问题。 答案要点:⑴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⑵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技巧点拨,触类旁通 ⑴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有些信息本身就是答案),并弄清楚信息之间的联系。假如信息缺少联系,则需从背景知识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变化过程等)里有选择性地提取出来,通过联想进行链接。 ⑵由图例入手,分析、对比图表中各个要素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正确进行图文转换,搭建解题的“桥梁”。 ⑶对易混的地理概念要分清楚,如大农业与小农业,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布局形式等。 ⑷各区位因素及其评价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点,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解答模式是从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社会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国防等)、环境因素等方面考虑,再结合题目中的信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