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简明艺术教育与欣赏 教学课件 作者 左家奇主编 8国画欣赏.ppt

简明艺术教育与欣赏 教学课件 作者 左家奇主编 8国画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欣赏 中国画的特征概述 2、 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 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 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 由,冲破了时间与 空间的局限。 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 国 画 的 分 类 1、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 仕女 山水画 2、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 青 绿 金 碧 浅 绛 3、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 (泼墨)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如加宣纸的白色就称为:六 彩 细笔(工 笔) 皴 法 白 描 没 骨 中 国 画 的 发 展 1、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2、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3、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4、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5、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6、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7、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8、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民国与新中国的美术 名作导读 吴庆云《旭日东升》图 吴庆云(?~1 916),字石仙,后以字行,号泼墨道人,江苏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其山水画气势雄厚,丘壑幽奇,初不为人重。后赴日本归,参用西画,乃长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峰峦林壑,阴阳向背处,皆能渲染入微。又擅米芾、高克恭两家墨戏,在民初有很大影响。 黄山寿《匡庐读书图》 黄山寿(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别字旭道人,晚号旭迟老人,又号丽生,江苏武进人。官直隶同知。幼年生活贫困,一生志力于书画。书法学唐、北魏及清郑燮、恽寿平等,得其神韵;国画创作则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能。 徐 悲 鸿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写 意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解索皴 雨点皴 荷叶皴 斧劈皴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旭日东升》是近代以来常见的题材,它所折射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和一种家国情怀,把这个题材和中国传统山水画整合起来,吴石仙应该是比较早的一位实验者。两山之间的水波明显引入了西画的明暗画法,这种立体感在此之前是很少见的。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黄山寿山水多青绿,颇见功力。青 绿山水一派的精髓,他能化为己用,表 明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开拓和变革。 他画山笔力方硬,但不刻薄,在直接勾 勒的山骨和皴擦的山体之间达到完美的 结合。《匡庐读书图》画近处岸边,茅 屋中有人在读书吟诗,屋外有两人在散 步缓行,后有童子相随,前面两人一副 仙风道骨的身影与山中云雾缭绕的境界 化为一体。远山山顶耸立丛丛松林,山 中潺潺流水把静的山变成动的山,从而 同云雾、行人打破了山中的宁静。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 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尽 精微、致辞广大“、”惟妙惟肖“、”直 接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 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 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 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 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 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 的主流画派。 1895-1953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这幅宽三百五十一厘米、高一百三十八厘米的中国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朴实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察看面前的那些马,而那匹黑色的雄马仿佛突然见到了知音,它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钢铁般的蹄子,跃跃欲试。   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奔放不羁的野马,从来不戴缰辔,画中黑色的雄马却例外戴着缰辔。有人问徐悲鸿:“这是为什么?”徐悲鸿笑答:“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艺 术 欣 赏 (国 画) * 主讲:倪旭前 艺 术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