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思考.docVIP

关于作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作好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思考.doc

关于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思考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建平 (2009年4月16日) 加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结合我市转移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应对农民工转移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加快推进转移就业工作,缓解就业压力,我们组织劳动保障等部门对我市农民工转移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现状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7%。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利条件是: 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截至2008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42.5万人,剔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4.6万人、从事农业的13.9万人,全市尚有24万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转移。(详见德惠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结构表) 德惠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结构表: 农业人口数(万人) 75.8 劳动力总数 425,454 剩余劳动力人数 240,000 人口性别及年龄结构 男性 16—30岁 57,968 31—40岁 64,137 41—50岁 61,843 51—60岁 49,290 女性 16—30岁 49,931 31—40岁 54,054 41—50岁 50,017 51—55岁 38,214 文化结构 初中以下 142,831 初中 232,715 高中以上 49,908 耕地面积(公顷) 215191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 0.25 人均可经营耕地面积(公顷) 1 年人均耕作时间(月) 2.5 剩余时间(月) 9.5 当年输出人数 209,356 输出去向 市内 97,476 市外 106,835 境外 5,045 务工行业 工业 25,168 建筑业 88,273 服务业 44,479 养殖、农产品加工业 26,150 其他 25,286 外出务工时间 一年以上 51,881 6—12月 87,182 6月以下 70,923 转移就业人数 46,896 当年新增劳动力 毕业生未升学人数 6,784 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数 1,789 未安置退役军人 789 技能情况 有技能 76,126 无技能 133,230 预计输出年人均收入(元) 6,340 预计输出年总收入(元) 1,327,320,364 残疾人 6,326 尚需转移人数 240,000 二是具有优良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为我市劳务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氛围全面形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劳动者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劳务经济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我市逐步形成。四是劳务输出体系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已建成1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人才交流市场,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全国联网,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建立了重点劳务承接基地32个,年新增对外输出劳动力近万人,基本形成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劳务输出—跟踪服务—返乡创业的一体化劳务经济工作机制,为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劳务经济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3万人,劳务收入近13.8亿元,为农民增收和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通过劳务输出产生了一批影响较大的返乡创业人员,为我市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较大助推作用。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观念问题。   一是领导的观念问题。作为决策层,各级领导要把这项工作摆上日程,提高到利国利民、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抓是个关键。如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农民步入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将一定程度地限制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干部的观念问题。基层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抓工作的积极性、主动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