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六节 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解 连杆AB作平面运动,选AB杆为研究对象。由于连杆上点A速度已知,所以选点A为基点。 例5-7 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如图所示。曲柄OA长为r=200mm,以等角速?=2rad/s绕点O转动,连杆AB长为l=990mm。试求当∠OAB=90?时,滑块B的速度及连杆AB的角速度。 O A B ? l 点B的运动,可以视为随基点A的平动与绕基点A的转动的合成运动。 由基点法,有 vB= vA + vBA 式中, vA=r?=200?2=400mm/s,方向垂直OA。 B点相对A点的转动速度vBA垂直AB,指向和大小未知。 B点的绝对速度vB沿水平方向。 这样即可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 vA vBA vB vA ?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解 已知:r=200mm,?=2rad/s,l=990mm。 试求当∠OAB=90?时,滑块B的速度及连杆AB的角速度。 最后由几何关系得 O A B ? l vA vBA vB vA ? 其方向为水平方向 vBA = vAtan?= vAr/l =80.8mm/s 方向如图 求出了vBA 后,就可求出连杆AB的角速度为 ? AB= vBA/AB = vBA/l =0.08rad/s 其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C A B D P vA C A B D P vA 车轮沿直线轨道作纯滚动,即无滑动地滚动。已知轮心A的速度vB及车轮半径R,求轮缘上P、B、C、D各点的速度 。 ? 解 车轮作平面运动,轮心A的速度已知,可选点A为基点、用基点法分析各点速度。P点的速度为 vP= vA + vPA 式中,vA 、vP均垂直于AP,且方向相反,相对速度vPA的大小为 vPA =R? 其中?是未知数,它可以利用车轮作纯滚动时,轮缘与地面接触点P的速度为零的条件来确定,因 vP= vA-R? =0 所以 ? = vA/R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同理,可求出点B、C、D的速度 vB= vA+vBA vA vPA vA vBA vB 例5-8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C A B D P vA 车轮沿直线轨道作纯滚动,即无滑动地滚动。已知轮心A的速度vB及车轮半径R,求轮缘上P、B、C、D各点的速度 。 解 vP= vA + vPA vPA =R? ;vP= vA-R? =0 ;? = vA/R vB= vA+vBA vC= vA + vCA vC= vA+vCA = vA+(vA/R) R =2vA vD= vA + vDA C A B D P vA ? vA vCA vA vDA vD 各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2.速度投影法 根据基点法可知,同一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间总存着如下关系 vB= vA+vBA 按照矢量投影定理,将上式投影到直线AB上,得 (vB)AB= (vA)AB +(vBA)AB 因为vBA 垂直于AB,故(vBA)AB=0,因而 (vB)AB= (vA)AB C A B D P vA ? vA vPA vA vBA vB 这就是速度投影定理:同一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其连线上的投影相等。它反映了刚体上任意两点间距离保持不变的特征。应用这个定理求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有时非常方便。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用速度投影法求解例4-7滑块B的速度。 例5-9 解 因为A点速度vA的大小及方向已知,而B点速度的方向已知,沿水平方向。根据速度投影定理,即 O A B ? l vA vBA vB vA (vB)AB= (vA)AB vB cos? = vAcos0? 故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408mm/s 3.用瞬心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 1)瞬心的定义和瞬心法 上节指出,平面图形在其自身平面内运动时,其中任意一点M的速度满足下式 vM= vO+vMO 式中,vO‘ 表示基点O’的速度。由于基点的选择是任意的,若在平面图形(或其延伸部分)能找到这样一点C,使其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 5轴向拉(压)5.ppt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 9应力状态2.ppt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2.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3.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4.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5.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6.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7.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8.doc
- 工程力学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刘思俊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9.doc
- 工程力学 第4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秉荣 第一章.ppt
- 工程力学 第4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秉荣 目录.ppt
- 工程力学 第六章剪切.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1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2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3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4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5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6章.ppt
- 工程力学 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附光盘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范钦珊 主编 工程力学 第7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