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针灸治疗探析
张晶1,张宗明2
(1甘肃中医学院730000;2甘肃省中医学校730050)
摘要本文主据《伤寒论》针灸治疗的有关内容,主从针刺,灸治、针灸并用三方面详细述明了《伤寒
论》针灸治法临证应用的目的,主治病证、误治变证以及穴位选择等,不仅全面反映了《伤寒论》针灸治法的
特点及具体应用方法,尤强调了针、灸、药结合应用治疗疾病为《伤寒论》针灸治法I临证应用的创新,对后世
影响很大,值得令人仿用。以进一步提高临证治疗水平.
关键词伤寒论;针灸
考‘内经》主由‘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组成的事实及其所论之内容,则可知素问》主为中医理论
之专著,不仅对医理有系统之论述。尤中有13方之设,对具体病证论治十分全面,‘灵枢》为针灸专著,对针
灸治疗论述更为详尽,是以可知“善医者必善针灸”,针、灸、药并用实为中医疗病之大法,‘伤寒论》承袭了
此一治法之特点,全书398条不仅设儿2方主论药治方法。尤有其独到的发挥,约有Z6条主论针刺、灸治、针
灸并用以及针、灸、药结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占全部条文的6.5%,不仅详细说明风池、风府、期门、大椎、关元
等穴位的具体部位、功用,尤说明了针灸治疗的目的、方法及误治变证,从而更强调了针灸治疗之适应证、应
用注意事项及针、灸、药结合应用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为了更深地了解伤寒论》针刺、灸治、针灸并用及针、
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的辨治思想,进一步提高临证针灸治疗水平。实有必要对‘伤寒论》针灸治疗的有关内容
予以探析.
1针刺
针刺治疗的内容。‘伤寒论》共有9条.其中针刺预防疾病传变的有(8)条,(24)条不仅预防疾病的传变,
主有外邪病肝乘脾侮肺、太少并病、三阳合病及热入血室诸病证。依其内容可分为针刺治疗与针药并治两部
分。
1.1针刺治疗(8)条“太阳病“外邪病表,邪行经尽自可痊愈,但“若欲作再经者”,则可“针足阳明”以断
其传使病获愈。足阳明即为足三里穴,其为胃之合穴,足,下肢之意,三里,即三寸之示,穴位于膝下外侧3寸
之处,具有清热祛湿、行气活血、补气助阳等功能,为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故针之可助正气而防外邪内传致生
变证,是以可知针刺不仅可治疗疾病,同时也可扶助人体正气具有强壮功用,同一穴位实具有补虚、祛邪的双
重作用.(108)条主论表邪入里病肝乘脾之针治.“伤寒”寸脉浮紧外邪病表,“腹满谵语”又为肝郁气结乘
脾邪热上扰心神所致,脾生血肝藏血,生藏相联故曰“纵”,期门为肝经要穴,位于两胁6肋间隙,为12经气
血循行归入之f-Jp,始肺终肝周而复始,具有清热祛湿行气活血功能。是以针刺期门穴可泄肝经热邪而愈
此疾。(109)条主论表邪入里病肝侮肺之针治,。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其病在表,。大渴欲饮水。腹满”为表
邪入里热盛伤津滞气所致,然“自汗出,小便利”,邪由汗下而去则“欲解”,肝藏血肺主气,气血相关故日
“横”,同上针刺期门穴泄肝经邪热助肺气固表而愈此疾.上两条均为外邪入里病肝所致,但有乘脾、侮肺病
变之不同.不仅示明表邪入里具体引起脏腑乘侮病变之过程,尤示明异病同治,两者均可针刺期l’J而愈是疾。
从而强调了针刺疗法在临证中的重要作用。(142)条主论太少并病及误汗变证之针治,此证不仅见“头项强
痛”之太阳表证。同时也见“眩冒、结胸、心下痞硬”等邪入少阳之证,故“慎不可发汗”,只宜针刺大椎、肺
俞、肝俞以祛表邪和解少阳,大椎为督脉要穴,大为巨大,椎为椎骨,位背后正中7颈尖椎下故名之,具有清热
散寒、祛风行气、活血助阳之功能:肺俞、肝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肺俞位3胸椎下旁开I.5寸,为肺气转
输后背之处,是治疗肺病的要穴故名之:肝俞位9胸椎下旁开I.5寸,为肝气转输后背之处,是治疗肝病的要
穴故名之,两穴均有清热散寒、行气助阳之功能.是以针刺大椎、肺俞、肝俞可和解少阳祛除表邪.(171)条同
上(142)条也论太少并病针治,既见“颈项强而眩”之太阳证。又见“心下硬”之少阳证,故针刺大椎、肺俞、肝
2ll
俞以和解少阳祛除外邪。上两条均为太少并病之证,故其针刺治疗穴位完全相同,外邪入里病及少阳,当治以
和法,而汗、下、清诸法均应慎用,是以(142)条又着重示明太少并病误汗伤及气津可致生“谵语”诸变证,则
又当针刺期门清泄内热而愈是疾,辨证选穴,病变穴交,足见仲景医心独具对针刺疗法有很深地造诣。
(231)条主论三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