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N含量对钢中V(C,N)析出行为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在不同变形和热处理条件下,对两组C、N含量的中低碳V..N微 长大、粗化规律及与位错线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v(c, N)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析出的动力学预测模型。与热模拟和时效处理的实测 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索了模型在v-.N钢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工作 和结论如下: 对v(c,N)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析出行为分别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模 型中形核理论和参数的选取主要包括:热力学计算得到v(c,N)的化学式组 间变化,500—800℃时X随C、N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界面能or与温度r J/m2,500—800℃时or在 存在线性关系,700~1000℃时or在0.43—0.61 0.72—0.86 J/m2:确定V(C,N)的形核方式主要在位错线上,且形核率迅速 衰减为零;对广泛应用的Cahn位错理论进行修正,分别获得位错形核参量 PTT曲线。 通过理论计算解释了一些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现象,提高了实际生产工 艺的理论深度:V(C,N)平衡析出的鼻点温度均在800—850℃之间;奥氏体 区的PTT曲线呈典型的“C”形,且仅当N含量大于0.01%时才会出现v(c, N)的析出;含v微合金化钢中非常容易出现“相问析出”。 以850℃保温12 S作为v(c,N)在奥氏体中析出的初始点,将形变储 能加入驱动力一项,预测其它成分、温度和变形条件下的析出开始和结束时 间,计算结果比实测值略向左移,但总体吻合良好。计算与实测结果表明t 随着N含量增加,v(c,N)析出的形核率.时问(NrT)曲线左移且鼻点温度 提高,促进v(c,N)的形核;C含量增加时,PTT曲线右移,但右移幅度随 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N含量达到0.02%时,几乎可以忽略C含量对V(C, N)在奥氏体中形核析出的影响。可以认为,针对Fe.C.V-N合金所建立的 V(C,N1在奥氏体中的析出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本文实验所研究的成分和变形 条件,体现了模型中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V(C,N)在铁素体中析出的PTT曲线随N含量的增加从“C”形转变为单 调曲线。计算与实测结果表明:N含量小于O.01%时,计算PTT曲线呈“C” 上的形核率单调减小,析出丌始时问相应增加,PTT曲线单调变化,与实测 值吻合良好;随着时效温度的降低,位错线的密度提高,析出量明显增多; 高N钢的基体成分对V(C,N1在铁素体中析出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没有对 奥氏体中析出的影响明显;随着C、N含量的变化,不同成分得到单调变化 的PTT曲线非常接近。 本文对析出物的长大方式做出两种假设:奥氏体中析出的V(C,N)认为 是球形,以三维方式长大:铁素体中析出的v(c,N)认为是薄片状,仅沿厚 度方向即以一维方式长大。800—900℃为v(c,N)的有效形核温度区问,容 易发生V(C,N)的形变诱导析出,其尺寸主要由析出相变的形核长大过程所 决定,通常可保持在10nm左右而基本不会发生明显的粗化。 关键词:V-.N微合金钢,v(c,N),析出动力学,C,N U TheEffectsofCarbonand Contentsonthe Nitrogen Behaviorof Steel Precipitationv(c,N)in Abstract andtheirinteractionswithdislocationsof Nucleation,growth,coarsening of carbonvanadium steels two low v(c,N)for microalloying groups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