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 红细胞 第三节 血细胞 1.红细胞的数量 男性:(4.0~5.5)×1012/L;Hb:120~160g/L 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 新生儿:6.0×1012/L 2.红细胞的形态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直径7-8μm,周边最厚处为2.5μm ,中央最薄处为1μm 。 3.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中酸碱度的变化。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第三节 血细胞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通透性 2.可塑变形性 3.悬浮稳定性 4.渗透脆性 第三节 血细胞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1)生成部位:在机体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红细胞生成的部位有所不同。胚胎时期分别在卵黄囊、肝、脾和骨髓,出生以后主要在红骨髓造血。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长骨骨干骨髓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填充,只有胸骨、肋骨、骼骨和长骨两端等骨髓组织具有造血功能。 (2)生成的原料: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和蛋白质。 (3)成熟因子: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需要叶酸和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参与。 第三节 血细胞 2.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或受损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增加,在通过骨髓、脾等处的微小孔隙时,易发生滞留而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血管外破坏)。 PO2↓ RBC↓ Hb↓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 雄激素 T3 生长素 第三节 血细胞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第三节 血细胞 二 、 白细胞 1.白细胞数量和分类 绝对数(×109/L) 百分数 % 中性粒细胞 2.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1.0 0~1 单核细胞 0.12~0.8 3~8 淋巴细胞 0.8~4.0 20~40 白细胞总数 4.0~10.0 (一)白细胞的数量、分类与功能 第三节 血细胞 2.白细胞生理特性和功能 参与急性炎症反应变成脓细胞。 (1)中性粒细胞: 吞噬作用 (2)单核细胞: 释放肝素抗凝血、组织胺参与过敏性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限制速发过敏反应,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嗜酸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5)淋巴细胞: 第三节 血细胞 (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白细胞与红细胞和血小板一样,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主要受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的调节。CSF是一组具有广泛作用的、能刺激血细胞生长各个阶段的糖蛋白,CSF主要包括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 由于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其寿命较难确定。其破坏过程大多为自然衰老,或在吞噬细菌,后因释放溶酶体酶而发生“自我溶解”,或进人组织发育转变为其他细胞如巨噬细胞。 第三节 血细胞 三 、 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形态与数量 血小板(platelet/thrombocyte)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质上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X109/L。正常人血小板的数量可随季节、昼夜和存在部位而发生变化,如冬季高于春季、午后高于清晨、静脉高于毛细血管,其变化幅度一般在6%-10%。 第三节 血细胞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 粘着在胶原纤维上→松软血栓。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 ☆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吸附:吸附凝血因子 第三节 血细胞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促进生理性止血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参与血液凝固 2. 1. 3.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半固体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固的实质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血纤维),血纤维网罗血细胞形成血凝块。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和组织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一命名,凝血因子以罗马数字I一Ⅷ编号共有12个(表3-2),其中现为血清中活化的因子Va,现已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1_chapt.01_概论.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2_chapt.02_需求预测与管理.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3_chapt.03_产品开发与服务设计.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4_chapt.04_设施选址与布置.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5_chapt.05_工作设计与流程再造.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6_chapt.06_流水生产组织.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7_chapt.07_综合生产计划.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8_chapt.08_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09_chapt.09_库存控制.ppt
-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群 主编 10_chapt.10_企业资源计划.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