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足与展望 ——2007广东高考历史科试题分析.ppt

成绩、不足与展望 ——2007广东高考历史科试题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绩、不足与展望 ——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科试题分析 黄牧航 huangmuhang@126.com 一、2007年高考命题的背景 二、2007年历史试题的优点 三、2007年历史试题的不足 四、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向 五、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建议 一、2007年高考命题的背景 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压力 如何兼顾各个教材版本异同的压力 如何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关系的压力 如何在试题难度上与政治、地理保持平衡的压力 二、2007年历史试题的优点 1. 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教材观向课程观转变 重视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考查 历史价值观的多元化 2. 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历史教材版本并存而带来的命题上的困难。 3. 较好地解决了选修课程的考查问题。 4. 成功地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 5. 缩短试卷长度,降低阅读量。 6.进行了题型的创新,把“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合并为“非选择题”。 7.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能力,但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大量精确的历史年代。 8. 加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能力的考查。 9. 加强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的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独立地发现历史演变的规律和诠释历史事物的价值。 10.能力层次评分方法进一步推开,采点评分和采意评价有机结合 。 三、2007年历史试题的不足 1. 概念不清。 2. 发问不明。 3. 材料的功能模糊。 4.以论代史。 5. 专业味道太浓。 6. 答非所问。 四、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向 1.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重要。 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看 : 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 : “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致的认识(例如,是布鲁塔斯刺死了恺撒)。但历史学Ⅱ……是随着我们的思想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却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没有这个历史理性的重建,则历史只不过是历史学Ⅰ所留给我们的一堆没有生命的数据而已。” ——何兆武 新材料的题目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用泥制陶的事实 新情景的题目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 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比对历史阶段分期的记忆重要。 什么叫做“分期”? 关于历史的分期的三种理解: 第一是根据历史的客观事实来分期,如“明朝(1368—1644年)”; 第二是根据某种理论视角来分期,如斯大林认为人类社会历经五个阶段; 第三是根据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来分期,如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阶段分期? 例:(07广东文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例:第27题: 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3.通史意识比专题史意识重要 历史的编纂方式有通史、断代史、专题史等多种,但是,写通史的人不一定有通史意识,写断代史、专题史的人不一定没有通史意识。 通史的“通”应该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强了推荐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掌握历史事件所包含的价值观比掌握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学术意义重要。 例:西罗马帝国为什么衰亡了? 古罗马政治家希马库斯(约340—402年):基督教的全面胜利并取代了古老的罗马旧宗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历史学家布鲁尼:帝制取代了共和制。 启蒙运动时期英国历史学家吉本:专制主义加强;蛮族的入侵;基督教削弱了人们对道德和法制的追求。 马克思: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