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生态修复发展振兴规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阳生态修复发展振兴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地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汶川大地震以来,绵阳持续遭受泥石流、滑坡、洪涝特大自然灾害危害,给生态环境带来深重灾难。为恢复提升绵阳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结合绵阳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生态修复现状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科学重建,我市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期实现,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灾后生态修复重建初见成效 一是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累计修复震损林地植被140.9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9万亩,恢复重建水土保持设施32.86平方公里,坡面水系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13处。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灾区受损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地震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林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站(所)中心业务用房、巡护监测等林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得到加强,极大地提升了林业发展能力;生态修复与保护和开发利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并重,林业产值和农民从林业上获得收入超过了震前水平,促进了生态增效、林农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投入大幅度增加,灾后重建中央和援建无偿投入资金16.1亿元,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灾区的废墟清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镇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新建村镇人居环境建设等污染防治工程进展顺利,灾区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 三是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治理了113处重大地质灾害,完成4908户农户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排危除险小型地质灾害212处,全面解除8万余人生命财产面临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通过救灾储备库、避难场所、综合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建设,防灾减灾体系框架初步建成。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亟待改善。地震造成了山体松动,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水土流失、饮用水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加之灾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不断,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全面恢复任务艰巨、难度极大、周期较长,对推进灾区发展振兴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是防灾减灾能力亟待提高。地震造成局部区域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加之余震时有发生,部分地段气象灾害风险加剧,区域水系防洪、水土保持和环境资源承载力严重削弱,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滞后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高度活跃期,灾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1093处,威胁着5.1万余人生命和10亿余元资产安全,灾区防震减灾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监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灾区生态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手段比较落后,各项生态监测目标单一、组织管理分散、技术标准不统一、综合评价能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科技化水平不高,以致监测信息完整性不够,监测评价结果对科学决策和灾后生态修复重建指导作用发挥不够,生态监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二、规划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先导,加大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人居和发展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进一步改善和恢复提升生态环境面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衔接原则。确保规划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突出行业特点,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原则。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主,生态环境治理以源头治理为主。重点加强森林植被修复、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监测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原则。增加国家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原则。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充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坚持科技先导原则。加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三)总目标 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安全得到有

文档评论(0)

nhdx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