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亮爸爸》:魔幻与地缘现实的巴洛克 电影中的世界文学第八讲 关于魔幻现实主义 Realismo Magico(Magic Realism)是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语美洲兴起的一种小说风格和一整套对写作与想像力、写作与现实的认知模式,以墨西哥小说家胡安·鲁尔福、古巴小说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危地马拉小说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为先行者,在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他“爆炸一代”小说家同人的笔下趋于完善,在“爆炸后”的智利小说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和墨西哥小说家埃斯基韦尔手中继续延续; 魔幻现实主义常被人说成是源自欧洲的超现实主义激进文艺实验手法与拉丁美洲本土文化根源(比如印第安人和非洲裔移民的前现代世界观与文化习俗)的有机结合,但从更开阔的一个角度来看,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性的巴洛克”,是特殊地缘政治现实下各种“共生、混杂和形变”的结晶体; 正是由于魔幻现实主义具有在“共生、混杂和形变”中获得意义张力的可能性,魔幻现实主义在1960年代之后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加入了“世界文学”的大道周行,并在很多具有和西语美洲相似的地缘文化情境中催生出了“魔幻现实主义化”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魔幻现实主义成了西语美洲最大的文化输出品之一,而诸多具有“巴洛克现实感”的地带也自觉地将魔幻现实主义本地化,成为表述自身文化情境的有力方式。 地缘现实的巴洛克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本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17-18世纪,用来指一种与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文学、音乐、建筑风格,强调弯曲、繁复、悖谬、夸饰、华丽、铺张、奇警,意在展示在人和神(或最高虚构)之间不同层级的现实和想像所形成的混杂、对峙、冲撞和互嵌的格局; 在巴洛克成为一个普通词汇之后,有人用“现代性的巴洛克”来借指某些社会历史发展较为混杂和诡异的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形态之中,现代性本身呈现出17-18世纪艺术中的巴洛克面貌。 所谓的“地缘现实的巴洛克”是一个隐喻的说法,指的是在一些具有“现代性的巴洛克”景观的地区,由于地缘政治的特殊性,其地缘现实充满不同话语的“共生、混杂和形变”。这一类地区大致包括:拉丁美洲、东亚和南亚的部分国家、苏联解体后的部分独联体国家和后冷战时代的东欧、南欧国家。 在近些年的电影中,上述地区时常出现接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表意策略表达“地缘现实的巴洛克感”的作品,其中常混杂着悲怆、身份认同的焦虑、黑色幽默、荒诞中的机智与快乐、偏执的想像、夸饰的感情、叙述的诡谲与眩晕等等,奉献出特殊文化情境下具有多重魅力的悲喜剧。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地下》、《黑猫白猫》、《生命是个奇迹》)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而首库斯图里卡影响的塔吉克斯坦导演巴克迪亚·库唐纳扎洛伍夫(Bakhtyar Khudojnazarov)则是另一个典型的案例。 《月亮爸爸》 1999年拍摄,塔吉克斯坦与德国、日本等七国联合制作,在布鲁塞尔电影节、南特电影节、东京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上获奖; 导演巴克迪亚·库唐纳扎洛伍夫,1965年出生在苏联时代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1993年迁居柏林。1991、1993先后有两部影片获国际奖项,从此有了“江湖地位”募集多国投资。《月亮爸爸》和2003年的《外套》都是多国投资的影片; 库唐纳扎洛伍夫利用一则类似新浪社会新闻的社会轶闻构思出《月亮爸爸》,试图用此片展现“今日的中亚”,一个“传统、迷信和所谓‘后现代’的混乱互相对撞的地区”,他认为这一地区“现实本身的奇异性”非常值得以影像的方式叙述出来(注意“现实本身的奇异性”与卡彭铁尔对西语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之间的关系) 女一号肖潘·卡玛托娃是目前俄罗斯一线女星,曾主演《图瓦卢》、《再见列宁》等影片,傻哥哥的扮演者Moritz Bleibtreu亦是德国当红男,曾出演《疾走罗拉》、《慕尼黑》等影片。 观影时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这部影片要题献给“我们所有人的母亲”?这和女性主义有关系么? 为何影片选择未出生的胎儿为叙述者?这样的叙述有何效果?具有相似叙述者的影片还有哪些? 结合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思考寻父行动所包含的隐喻结构; 体会导演在近乎抓狂的荒诞叙事中所呈现的“共生、混杂和形变”,体会其中的复杂的情感张力; 影片中所有看似癫狂的非现实成分,尤其是那个奇异的结尾,仅仅是为了叙事的狂欢而存在的么?其中有没有深思熟虑的表意策略?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