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有效课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有效课堂.doc

浅议有效课堂 甘肃省会宁县草滩小学 王 仁 有效课堂的内涵和要求,有效课堂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教学、掌握规定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完成教学任务。 1、有效课堂的含义:①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②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③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包括广度、深度、有效度和自觉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充分参与;④整合教学媒体与资源,优化教学方法;⑤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 2、有效课堂的特征:教师层面上表现为:①教学任务适合性;②教学模式科学性;③教学组织有序性;④教学过程主体性;⑤教学效果有效性;⑥教学氛围民主、合作、宽松、和谐、进取。 学生层面上表现为: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有效本来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现在却成了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了。周彬的《课堂密码》一书告诉我们,要追求有效的课堂,以下几个方面是要关注的。 一、经验的提炼与还原 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不是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相联结的“经验知识”,而是一整套的经过标准化、抽象化处理之后“科学知识”。 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结“经验知识”异常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与个人的特殊经验有关的。而“科学知识”是将人所认识的世界的整体形态,经大幅筛选,抽掉个人的特殊经验,留下那些较被公认的基础材料,再经分门化、客观化、抽象化、系统化,甚至标准化的细密处理,编制而成的知识体系。 换句话说,学科知识是被压缩提炼之后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必须通过压缩提炼来保存和传递。课堂上学习的学科知识,因为已经被压缩提炼,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是有距离的,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学科知识“还原”,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中“情境”的作用,其意义就在于此。 但“还原”、让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结,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比“还原”更为重要的一项事情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化之后的知识再次“提炼”,实现由“经验知识”向“科学知识”的转化。 没有“还原”的教学,是一种用科学的“黑话”、“套话”来蒙骗学生的教学;只有还原没有再次“提炼”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一大堆的术语、套话,但无法促进学生深刻的思考,以及知性的成熟。 教师需要明白的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却永远不能替代学生去“还原”、“提炼”学科知识。教师要把学生自己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知识的存储与提取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突然之间要找某件物品,但翻箱倒柜怎么也找不到。当自己不再找它了,说不定那个时候它又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样的情况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也经常遇到?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但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让自己懊恼无比。等这件事情过去了,那些躲藏起来的知识忽然之间又都会来了。这个时候,自己不但没有惊喜,又凭添了一份懊恼。 给学生布置作业,主要的目的不是检查他储存进去了多少知识,而是检测他能够提取多少知识。教师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在作业的设计上就会有新的构思和突破。学生要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去解决一个问题,与此是非常类似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生记忆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学着对知识进行编码、分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储存,明白知识提取的路径和程序,在储存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想着怎么可以把它们找回来。 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个别教学有利于知识储存,但班级授课制却有利于知识提取。最有效的储存知识的方法往往与知识的提取效率相违背,比如机械记忆;而最有效的提取知识的方法又往往与知识储存效率相违背,比如融会贯通。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 三、目标的终极与阶段 前些年在一所学校担任校长的时候,曾经给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切实上好每一堂课。认为只要每一节课都上好了,教育的质量自然也就是高的了。回过头来反思,这样的要求还是值得斟酌的。 如果原来的课堂处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上好每一堂课必然会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每一堂课都上好了,学科的教学就一定是高质量的吗?如果课与课之间是相互割裂的,而且每一节课都很精彩,学生反而会因为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丧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教师只关注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与逻辑视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