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1.docVIP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1.doc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教育中的探索 范爱华 【摘要】中职生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积极心理学提供了适用的新视角,为探寻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了出路和理论支撑,催生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心理能量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Sheldon et al.,2001)。 积极心理学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心理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对其蕴含的力量与美德进行识别、发掘、调动与建构,有利于克服中职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因此,这种理论的应用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福音。 以积极心理学指导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等。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和指导,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训练,释放出学生以往负面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在活动和体验中感受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习惯,在积极环境中接受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使得学生在新的良性循环中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感受,焕发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挥其潜能,能应对更大的挑战。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学校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源泉。很长一段时间,中职教育处于边缘化的趋势,社会对职业教育有偏见,中职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中职学校教师普遍存在心理上的“边缘化”,对工作的自我认识较低,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认识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限制了学生身心应有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推进教师心理素质培训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待日常教育工作。比如对学生积极情绪引导,呵护学生脆弱的自尊,激发学生积极行为,唤醒学生内心向善的愿望,使学生从一些小事中体会到满足和助人的快乐,分享人际交往中的喜悦,逐渐使得学生从原来漠然的情绪和行为中得到改善。这方面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的指导思想和对待学生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理论培训可分三步走;一是先培训一批骨干教师,起学科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由骨干教师轮训各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积极心理知识讲座,促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1] (二)营造温馨的师生关系氛围,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 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爱、幸福感、快乐、愉快等能使人产生愉快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消除诸如焦虑、抑郁、悲伤等消极的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美满、愉悦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境界。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中职生也渴望获得积极体验,这种需要会激发人的潜在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通过这些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更加关注与教育者即教师的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条件下,学生能体会到来自社会支持的力量,体验到人际交往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减少孤独、无助等消极情绪,增加快乐与勇气等积极心态。但是,很多中职生由于长期备受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和外部硬性规章制度的打压,自我需求比较消沉,自我认识也比较消极。同时,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青春期的叛逆心态使得学生对教师之间的关系淡漠,甚至紧张,所有这些妨碍了中职生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会直接关系到积极体验成效。因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之余,教师应致力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真诚、真实地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寻求与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体谅学生面对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