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植物-根际菌协同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pdf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月,第44卷第2期,A”,2014,V01.44,No.2
ofNorthwest Science
Joumal Universitv(NaturalEdition)
·生命科学与医药学·
利用植物一根际茵协同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邓振山1,王阿芝1,孙志宏1,李军2,张海州3,马 琳1,李 鹏1
(1.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延安巾.微生物研究所,陕西延安716000;
3.陕西延长油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安塞717400)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
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茵、石油烃降解茵、根际促生茵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
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过
程中扁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
土壤的污染水平为8.75%,经过56d的修复试验,对照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
27.08%;种植扁豆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44.81%,比对照组提升了17.73%;
添加微生物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最大为70.57%;种植扁豆并添加微生物组的
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83.05%。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
理添加各种微生物,利用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修复的效果。
关键词:协同降解;石油污染土壤;扁豆;根际;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Q93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X(2014)02旬24l旬7
Remediation of the between
experimentsUtilisingsynergy plants
and on Soil
rllizosphereIIlicroorgaIlisms
DENG
Zhen—shanl,WANGA—zhil,SUNZhi-hon91,LIJun2,
ZHANG
Hai—zhou5,MALinl,LIPen91
7an 716000,China;
(1.Life-ScienceDepanment,Yanuniversity,Yan’an
2.Yan7anInstituteofMicmhiology,Yan’an716000,China;
Oil
Co.,IJTD.of Field,Ansai717400,China)
3.Bioen百neering Yanchang
theremediationeffect and on
Abstract:To
study rhizospheremicroo昭anismsplants
soil. were theremediationefkctin Oilfield some
Remedyingexperimentsperfo珊edupon Yanchangusing
as lentilandadditionbacterial difkrent
measures,suchchoosing agent,including
um and factorsfor 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度嗜热菌浸出黄铁矿过程中矿物表面硫的化学形态.pdf
- 中性环境中微生物介导下的厌氧铁氧化及生物矿化效应.pdf
- 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pdf
- 中药爵床甲醇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pdf
- 临床营养学发展——系统营养学与4P营养学的新概念.pdf
- 主动脉夹层形成、扩展和治疗的力学机理.pdf
- 乙醇-生物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与排放特性的研究.pdf
- 乳腺癌中组蛋白乙酰化与p21WAF1的表达研究.pdf
- 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表达与Her-2-c-erbB-2及p53的相关性.pdf
- 乳腺癌组织中p33INGlb和p53及C-erbB-2表达对预后评估的意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