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 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尽管城市边缘区研究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受外部因素不断变化的影响,城市 边缘区的功能、特征以及空间结构等都在变化之中,使城市边缘区还会有种种问题凸显,而未来还会出现地域规模更为广阔的城市边缘区,因此,继续加强这方面的 研究探索十分重要。 1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总体进展 1.1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1.1 大城市边缘区特征研究 城市边缘区具有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经济以及景观特征间。顾朝林(1993)等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社会、经济以及土地等多种组成要 素的基本特征的深入研究表明:①过渡性和动态性是基本的人口特征;②社会空间分异明显;③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由于受级差地租及比较收益规律支配,城市边缘 区的空间经济活动具有圈层分布的特征;④而城市边缘区的用地具有城乡用地犬牙交错的特点,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地域空间结构及地理景观等方面都具有从 城市向郊区衰减的特征,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林炳耀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从产权、地价以及人口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影 响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经济特征变动的影响因素。 1.1.2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研究 空间结构是城市边缘区研究的重点内容。顾朝林(1995)等研究发现,北京城市边缘区大致形成三个分异带:①内环带宽约5km,为城市与农村交 错地区,是精细蔬菜、花卉、苗圃等园艺农业分布带;②近郊环带宽10-15km,为蔬菜、畜牧(奶蛋为主)混合农业分布为主;③远郊环带为粮、经、果、牧 综合农业分布带;涂人猛(1990)认为可以将城市边缘区划分为内层边缘区、中层边缘区和外层边缘区三个层次,并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 构,认为内边缘区已经形成多种高层住宅区,有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社区组织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连绵区的一部分,中层边缘区内有大型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外 层边缘区为郊县地带,以农业为主,保留有大片的农田。 1.1.3 城市边缘区演化机理研究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和结构演变是城市经济活动、自然、技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工业活动是边缘区发展的直接动力,工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决定 了大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和用地特征。崔功豪(1990)等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经济的扩张一过热一收 缩一再扩张导致了边缘区的扩展速度也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存在着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武进(1990)认为我国工业用地的扩展是我国 大城市边缘区推进的先导因素,他推断,尽管我国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过程是经济、自然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当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文化的作用 将是影响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顾朝林等(1995)结合我国郊区城市化、乡村城市化和卫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形式和扩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 了大城市边缘区地域分异和职能演化规律、由内基及外渐进推移规律、指状生长——充填——蔓延空间扩展规律和轮形团块——分散组团——带形城市空间演化规 律。 1.1.4 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管理的初步研究 张明(1991)认为由于城市边缘区的动态性和过渡性,它的规划应该有极大的灵活性。建议在规划时,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建 立以基础管网、道路系统、开敞空间为骨架的发展框架,以改变边缘区四处蔓延的局面;张锷(1991)建议由政府成立统一的开发公司,通过规划和公众干预来 调整边缘地区的土地利用。此外,俞兴泉(1989)、褚军(1989)分别探讨了边缘区的管理和规划问题。 1.2 19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2.1 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大城市空间向四周扩张迅速,因此,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村镇布局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 李和平等(2004)认为城市边缘区应采取有秩序的集中和疏散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间隙式用地布局、混合用途的城市用地控制等规划手段;邢 忠等(2003)认为城市边缘区的分期拓展的思路,应按照自然资源特定的生态价值和不允许建设的次序进行土地使用与控制,从而使城市边缘区的扩张循序渐 进,始终处于城市发展的目标控制之中;郭春娥(2005)对天津中心城区边缘区的空间发展,提出了圈层控制、均衡布局、适度集中的规划策略;徐坚等以昆明 市为例,通过城市边缘区的住环境、绿环境和水环境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规划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