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与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学习与临床应用 吕 英 师父:弟子自学医以来,所阅之书既多,冥思苦想,反滋困惑愈繁,常有不进反退之感,甚惭,愧对师父耳提面命殷殷之期盼,以至惧见吾师作逃避之懦状,愧甚愧甚!师父常谓“不放弃”,弟子特就平日最困惑处求教于吾师,请吾师不嫌弟子浅陋以解吾惑。 1、《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理论体系相同吗?《黄帝内经·热病论》中的三阴三阳和《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是一回事吗? 病气、正气的运行方向是反的(升降出入)。 2、《伤寒论》是如何撰成的?里面的113方是张仲景一人一时之作吗?还是继承并有所发挥?有人认为《伤寒论》的发展脉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属于《汉书·文艺志》中所谓经方家一派,而不是《黄帝内经》所属医经家一派。师父怎么看? 序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3、《伤寒论》是一个什么样的辨证论治体系?是经络脏腑辨证?是五运六气理论?是八纲(或加上半表半里为九纲)辨证?还是先辨六经再辨方证? 六经的由来: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是六条恒定的法线。对应主气。但主气在人的感知世界里是觉察不到的。通过客气的变化人类觉知、认识、驾驭、战胜。天地一气。 六经内涵:疾病区域的划分;发展的阶段;性质的确定。人:以体内六气的变化为根本。凡病皆为本气自病。——两个先天。 病:天地六淫之气与患者体内六气相互作用产生。但体内太阳到厥阴六经是根本,自然界风寒热湿燥火是条件,临床的表现视伤于何经便显现相应经的异常变化,但极少是单一的属性。如熟知的感寒化热等等。 4、少阴病是里证还是表证?如为里证,《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如何理解?里证可发汗?——腠里 5、《伤寒论》中的方子如对证有神效,可谓百试百效,但对疾病的认识有没有问题?桂枝汤证就是中于风?麻黄汤证就是伤于寒?还有茵陈蒿汤证的发黄,古人的看法是湿热相蒸而外显脾土之本色——黄色,而现代医学已证明黄疸多由于肝胆疾病造成,但是不管怎样,茵陈蒿治疗黄疸却很有效果。这样是不是可以认为古人对疾病的规律和治疗方法是正确的,但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对病因病理的认识往往是有问题的? 医者:中西文化贯通 民族的是世界的 7、民间有很多所谓秘方秘药或验方,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却各有其适应证,证相符,百试百中,不相符则不效,这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方证相应”,即“方剂的适应证”?《伤寒论》的方子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 《伤寒论》是一部方法论。 8、都说僵蚕祛风,真的是有风邪在病人身上,要用僵蚕祛除掉吗?依如此类。 天人一体观:同气相求,用动物之灵性对抗病邪之性。《花雨满天》 三阴三阳时空图 太阳时——寅卯辰 阳明时——巳午未 少阳时——申酉戌 太阴时——戌亥子 少阴时——亥子丑 厥阴时——子丑寅 《素问·五运行大论》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下者左行——天左旋(小到大) 《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小到大的圆运动) 一气周流:天地 气之势: 寅卯辰 太阳 巳午未 阳明 申酉戌 少阳 气之力:  寅卯辰  少阳    巳午未  太阳    申酉戌  阳明 标本中与开合枢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 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分析: 浮: 表、热   邪热与表寒相争 紧: 寒     阳明地界有太阳表寒之邪进入 咽燥:本气致病,“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 口苦:少阳相火(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条) 腹满:太阴之气郁(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湿加燥热 喘:气逆上(阳明不降,太阴不升——肺、胃、脾、大肠) 身 重: 湿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