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现代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968年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陆续达到1600多万人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 教育应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实施“211工程”计划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启动希望工程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 ①指导思想 ②具体措施 ③成就: 三、教育的复兴 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重归正轨 ①整顿教学秩序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 ④倡导尊师重教 2.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7年12月18日,“文革”之后第一次高考。图为长沙一中考点的考生走出考场 。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 1979年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为闻讯赶来的杭州大学学生签名留念。 1979年7月12日,邓小平在黄山同几名女大学生合影留念。 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为本,在于育人。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新中国头17年) 1.拉开序幕 2.制定方针 3.初形体系 二、动乱中的教育(文革时)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三、教育的复兴(文革结束后) 1.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2.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⑴指导思想 ⑵具体措施 ⑶成就 1966年 1976年 1949年 趋势 年份 奠基 挫折 蓬勃发展 课堂小结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觉得当代中国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问题: (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 思考:开基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1.拉开序幕: ①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②194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③加强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编写出版工作 2.制定方针: 1957年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初形体系: 表现: ①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②全日制、半工半读和业余教育共同发展 意义: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学思之窗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46年的3.9倍 1946年的6.9倍 1947年的3.3倍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49年的4.9倍 1949年的14.1倍 1947年的1.1倍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68100所 80993所 434所 1965年 学校数 11626.9万人 小学 1432万人 中等学校 67.4万人 高等学校 1965年在校生 ? 学思之窗: 思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田头识字学习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 田头识字教学等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了贡献。 20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 图为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 劳动模范 郝建秀(中) 1952年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1954年入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 二、动乱中的教育 1、原因: “文革”十年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 (1)师生“破四旧” ,学校停课 (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 (3)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 (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3、影响: 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导致人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