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泰国 明朝的对外关系 前期—国势强盛 中后期—国势衰落 郑和下西洋 交 往 冲突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堂小结 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其中“郑和下西洋”一幕再现了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船队远航,创造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交往: 冲突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文莱 郑和下西洋 3.过程、概况 1.目的(原因) 2.条件 4.影响(贡献) 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思考: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 宣扬明朝的国威 意思是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朱允炆)流亡(或逃跑到)海外,想要找到他的踪迹; 同时想要向外邦(异国)炫耀国威武力,宣扬明朝(中国)的富强; 同时,还有到西方各国寻求宝物,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的含义。 你知道我的远航为什么能成行吗?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物质前提: (2)技术条件: (3)主观因素: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造船水平的高超; ?航海技术的掌握; ?指南针的应用 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西 洋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 第一枚 郑和到达占城(越南),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第二枚 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 第三枚 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第四枚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柬埔寨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印度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越南归仁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范围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120吨 100吨 50吨 长24.5米 宽6米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800人 人数 1次 4次 7次 次数 1497-1498年 1492-1504年 1405-1433年 时间 绕过非洲南 端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 下西洋 地点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姓名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阅读下列材料: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规模大,到达 地区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 二、戚继光抗倭 1、我是谁?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平定了浙江的倭寇 1564年,与其他军队配合,扫除福建、广东的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 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戚继光有远大志向,具有卓越的指挥军事才能。 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英勇作战。 战争是正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