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5.2 极坐标图 5.3 对数坐标图 5.4 乃氏稳定性判据 5.5 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复数相加(减):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得和(差)的实部和虚部。 如: 复数相乘(除):积的幅值等于两个复数幅值的乘积(商),相角等于两个复数相角的和(差)。 如: 复数分母有理化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分母的共轭复数。 如: 2、频率特性的复数表示方法 G(jω)=∣G(jω)∣·ej∠G(jω)=A(ω)·ej???? 指数表示法 G(jω)=A(ω)∠? (ω) 幅角表示法 G(jω)=U(ω)+jV(ω)实部虚部表示法 U(ω)称为实频特性,V(ω)称为虚频特性。 3、由传递函数求取频率特性 4、频率特性的实验求取方法 系统模型间的关系 5.1.3 常用频率特性曲线 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奈氏曲线),图形常用名为奈奎斯特图或奈氏图,坐标系为极坐标。奈氏图反映A(ω)与? (ω)随ω变化的规律。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包括: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图形常用名为对数坐标图或波德图,坐标系为半对数坐标。波德图反映L(ω)=20lg A(ω)与? (ω)随lgω变化的规律。 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图形常用名尼柯尔斯图或对数幅相图,坐标系为对数幅相坐标。尼柯尔斯图反映L(ω)=20lg A(ω)随? (ω)的变化规律,主要用于求取闭环频率特性。 5.2.2典型环节的奈氏图 1、比例环节 2、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3、微分环节 理想微分环节的 传递函数为 G(s)=s 频率特性为 G(j?)=j? 4、惯性环节 5、一阶微分环节 可见一阶微分环节的实频特性恒为1,而虚频特性与输入频率?成正比。 当?从0变到?时,可以根据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表达式描点绘制奈氏图,可以绘出三个点,见表 由一阶微分环节的奈氏图可知,一阶微分环节具有放大高频信号的作用,输入频率?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且输出超前于输入,相位超前范围为0o→90o,输出对输入有提前性、预见性作用。 一阶微分环节的典型实例是控制工程中常用的比例微分控制器(PD控制器),PD控制器常用于改善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存在放大高频干扰信号的问题。 6、二阶振荡环节 以?为参变量,计算不同频率?时的幅值和相角, 其中几个重要的特征点见表。 在极坐标上画出?由0变到?时的矢量端点的轨迹,便可得到振荡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如图所示,且?1>?2。且振荡环节与负虚轴的交点频率为?=1/T,幅值为1/(2?)。 7、延迟环节 5.2.3 乃氏图的绘制 例 绘制 频率特性极坐标图 解: 用matlab画乃氏图 num=[10]; den=[0.1 1.1 1 0]; nyquist(num,den) axis([-15,0,-2,2]) % grid % title(Nyquist Plot of G(s)=10/[s(s+1)(0.1s+1)) 乃氏图的一般绘制步骤 1. 用jω代替s,求出频率特性G(jω) 2. 求出幅频特性A(ω)与相频特性?(ω)的表达式,也可求出实频特性与虚频特性,帮助判断G(jω)所在的象限。 3. 在0→∞的范围内选取不同的ω,根据A(ω)与?(ω)表达式计算出对应值,在坐标图上描出对应的向量G(jω),将所有G(jω)的端点连接描出光滑的曲线即可得到所求的奈氏曲线。 5.2.4 乃氏图的一般规律: 2、积分环节 3、微分环节 1.低频段 在T?1(或?1/T)的区段,可以近似地认为T??0,从而有 2.高频段 在T?1(或?1/T)的区段,可以近似地认为 5.3.3 一般系统伯德图作图方法 幅频特性——由各典型环节幅频特性叠加; 相频特性——由各典型环节相频特性叠加。 3、画近似幅频折线和相频曲线并叠加 结论: 先比例,后积分,然后按照转折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 结论: 1、对于0型系统 2、对于 I 型系统 3、对于 II 型系统 5.4 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这一判据是由H.nyquist首先提出来的。 5.4.1米哈伊洛夫定理 ——证明Nyquist判据的一个引理 证明:先看一次式 再来研究零点在右半S平面的一次式 5.4.2 Nyquist稳定判据第一种表述形式 2、 Nyqu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