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育伦(厦大)、张小琴(华厦):纪念屈原成
为端午节文化内涵之核心的原因探析
陈育伦,张小琴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厦门华夏学院讲师)
摘要:本文在阐述端午节具有驱邪除恶、文体娱乐、美食卫生、纪念历史名人等文化内涵的基
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屈原成为端午节活动之核心的原因:首先,端午节所纪念的诸位历史名人中,
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最显著;其次,屈原能以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将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德
治国的思想及重视修身养性、坚贞执着的崇高品质表现出来,对不同时代的人们起到了非同寻常的
激励作用。第三,屈原的身世经历让中国从古自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深深体会,引起了后代无
数文人的共鸣和同情,以致后世诸多文入以创作的形式纪念屈原。
关键词:屈原;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既丰富且厚重。在这一天,人们少不了参与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等活动。
端午节的这些活动,凝聚着驱邪除恶、文体娱乐、美食卫生、纪念历史名人等深远的文化内涵。本
文认为,在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中,只有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名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如古代的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或由于怀才不遇、或由于理想无法实现、或由于尽忠尽孝
等缘故,均于五月五日出现殉身的壮举。因此,民间流传着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的活动
是为了纪念这些历史人物的传说,其中盛行最广的即是纪念屈原说。而据史料记载,端午节的诸多
活动并非起源予纪念历史人物。如《穆天子传》卷五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风土
记》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
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日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
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也。”《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
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全唐诗》(卷二七五)记载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
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其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
来。……波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檩,后船失事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
输岸一明心似烧。只将输赢分赏罚,两岸十舟五来往。”
以上资料说明,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的活动,寄寓着驱邪除恶,蠲除毒气,文体娱
乐,美食卫生等文化内涵。而关于端午节活动为了纪念历史名人的说法则尚未提及。端午节纪念历
史人物这一文化内涵,是由于这些历史人物恰恰于五月五日殉身,当地的人们便以端午节的诸多活
动纪念他们。人们世代相传,传到后世,自然将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与这些名人联系在一起,形
成一种巧合。而在这些历史名人中,人们最终选择了屈原作为与端午节文化联系最紧密的历史名人,
甚至屈原已经成为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核心。这既是一种巧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首先,从以上诸位历史人物于五月五日殉身的原因上分析可知,只有屈原是在高度的爱国主义
精神中为实现其理想而献出可贵生命的著名历史人物,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最显著。东汉蔡邕《琴
操·龙蛇歌》(卷四)记载:“晋文公重耳,与予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
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
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上,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死,
文公哀之,流涕归,令名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这一史料记载说明,介子推(子绥)因未蒙厚赏
而离开重耳,并入山而去,后重耳燔山请求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肯出山,抱木而死。从一定意义
上说,介子推曾经帮助过晋文公,他为晋国挽救了一位国君,使晋文公复国,这应该说是对晋国做
7
出了贡献。但是他却因为未蒙厚赏而抱木自焚,因个人的恩怨得失而牺牲生命。
关于伍子胥和曹娥的故事则是这样的:伍子胥劝吴王拒绝勾践求和,因谗言而遭吴王拒绝与疏
远,后被赐自刎。伍子胥死后,被吴王夫差用皮革包裹投入钱塘江,但皮革所裹之尸体随波逐流而
不沉,时人惊骇,奉伍子胥为“涛神”,并于每年五月五日架舟逐潮予以祭祀。因此,《古文苑·曹
娥碑》(卷十九)记载:“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盱能抚节按歌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
迎伍(子胥)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
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
伍子胥与屈原有相似的经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