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67634.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等性杂化及分子结构 若具有孤对电子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形成的杂化轨道S和P成分不同——不等性杂化。NH3 、H2O不等性SP3杂化。 NH3: N原子 2S2 2P3 四条SP3杂化轨道 三条与H原子的S形成3个?键,一条为孤对电子,不成键 三角锥形 孤对电子只受N原子的吸引,电子云伸展得更开,所展体积更大,所有N-H键在空间受到排斥,N-H键夹角从109028’变为107018’ 【H3O+、 PCl3 、 PCl3 、NF3】 “V”字型,两对孤对电子,O-H键受更大的排斥 键夹角减小 【如H2S、OF2 、 SO2 、NO2】 SF6 八面体 6 d2sp3 sp3d2 PCl5 三角双锥 5 dsp3 [Ni(CN)4]2- 平面正方 4 dsp2 109028’ 107018 104045’ CH4 、CCl4 NH3 H2O 四面体 4 SP3 1200 BF3 三角平面 3 SP2 1800 HgCl2 、BeCl2 直线 2 SP 键角 实例 形状 轨道数目 类型 9-8分子间力和氢键 化学键是分子中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是决定物质性质的主要因素,而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是由分子间力的作用结果。 一、分子间力 1、分子间的极性和偶极矩 (1) 键的极性 极性 HCl、NH3、CH4等 共价键 非极性 N2、O2、P4等 电负性的差别,共用电子对偏移,极性大到能发生电子转移 离子键 (2)分子极性和偶极矩μ 分子极性~键极性 2、分子的变形性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外电场 电子云移动、分子变形 产生偶极矩 诱导偶极 相邻分子 分子得到极化变形 3、分子间力 原子 化学键 分子 分子间力 氢键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度 分子间力 范德华力 色散力 诱导力 取向力 (1) 取向力 发生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具有偶极(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偶极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取向力 结果: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 取向力 分子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 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弱 分子间距越大,取向力越弱 (2) 诱导力 发生在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偶极产生的电场 (固有偶极) 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 诱导 (诱导偶极) 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之间的作用力——诱导力 诱导力 极性分子极性越大,诱导力越大 被诱导分子易变形,诱导力越大 分子间距越大,取向力越弱 与温度无关 (3) 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矩”相互作用的结果 瞬时偶极矩的产生:非极性分子内的原子核、电子不停运动,不断改变它们的相对位置,某一瞬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瞬间偶极 诱导力 分子形变越大,色散力越大 和距离成反比 分子极性与变形性 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如:H2O 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如:HBr、HI 诱导力是次要的 组成相同的分子,如X2,熔点,沸点随分子量升高而增加。 解释:色散力与分子变形性有关,且色散力是分子间力的主体。 分子间力的总特征 永远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 是吸引力,能量小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作用范围只有几个? 分子力中,主要是色散力 4、氢键 (Hydrogen Bond) (1)氢键的形成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而半径很小的X原子(如F、O、N)以极性共价键相结合时,共用电子对强烈的偏向X原子,使氢核几乎“裸露”出来,这种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能吸引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Y原子(如F、O、N)中的孤对电子而形成氢键。 X——H……Y (X、Y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 ?共价键 氢键 形成氢键的条件: 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以共价键相结合的氢原子,同时电负性强的原子有孤对电子,如:HF、H2O、NH3 * 第九章 结构化学部分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玻尔理论与电子云的概念。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与核外电子结构。 3、了解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价键理论。 5、了解主要晶体特征与性质。 9-1 原子结构(Atomic Structure) 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历程: 1897年 Thomson J. J. 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旧观点 1905年????Einstein A. 提出光子学说 1911年????Rutherford E 进行了?粒子散射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