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助理医师精品试题及注释.doc
临床助理医师精品试题及注释 )。
A.炎症灶内炎细胞浸润
B.肉芽组织增生
C.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D.炎症灶内血栓形成
E.组织间隙水肿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
渗出性炎症多呈急性经过,在炎症中以渗出为主的炎症最常见,因此渗出性炎症多数指急性炎症。
1.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1)浆液性炎症
是以浆液渗出为主的炎症。渗出物主要是血清,含多量白蛋白,少量白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好发于皮肤(如Ⅱ度烧伤时的水泡)、粘膜(如感冒初期的鼻粘膜)、浆膜(如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疏松结缔组织(如毒蛇咬伤)等处。
浆液性炎症一般较轻,易于消退。但胸腔或心包腔内如有大量积液,可影响呼吸或心功能。
(2)纤维素性炎症
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由于血管壁损伤严重,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并转变为纤维蛋白(纤维素)。病变常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粘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组织、细菌等可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特点不同,有的假膜牢固附着于粘膜面不易脱落,如咽白喉;有的容易脱落,如气管白喉,脱落的假膜常堵塞支气管而引起窒息。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不断搏动,使渗出在两层心包膜腔面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称为绒毛心。肺的纤维素性炎多见于大叶性肺炎。
纤维素性炎多呈急性经过,渗出的纤维素可被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蛋白酶溶解、吸收。但如果渗出到浆膜腔内的纤维素较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时,则可发生机化,导致浆膜增厚、粘连,甚至浆膜腔闭塞,严重影响器官功能。
(3)化脓性炎症
是一种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炎区的坏死组织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溶解、液化的过程称为化脓,所形成的液体称为脓液,脓液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称脓细胞。化脓性炎可分为3种类型:
①脓肿:为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常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如皮肤的疖、痈,肺、肝、肾、脑等内脏的脓肿等。小的脓肿可吸收消散,较大的脓肿,脓液吸收困难,常需切开排出脓液后才能修复愈合。皮肤或粘膜的脓肿,可向表面破溃形成溃疡;深部组织的脓肿如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可形成窦道或接管。窦道是指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管道;瘘管是指连接于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腔道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②蜂窝织炎:是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炎区组织高度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③表面化脓或积脓:表面化脓指发生于粘膜或浆膜表面的化脓性炎症,其特点是脓液主要向粘膜或浆膜表面渗出。当脓液蓄积于发生部位的腔道或浆膜腔内时,称为积脓。
(4)出血性炎症
以大量红细胞漏出为特点,由血管壁严重损伤引起。常见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鼠疫等传染病。
(5)卡他性炎症
指发生于粘膜组织的较轻的渗出性炎症。渗出液沿粘膜表面排出,一般不伴有组织的明显破坏。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炎症的局部表现:包括①红:炎症局部组织变红;②肿:由于炎性细胞的堆积,使局部组织肿大;③热:由于细胞因子释放一些介质使炎症组织表面发热;④痛:由于炎症过程中释放一些缓激肽,作用于神经,故使炎症局部感到疼痛;⑤功能障碍。
(2)炎症的全身反应: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全身发热。
3.炎症的结局 有痊愈、迁延转慢性、蔓延扩散三种,蔓延扩散方式有局部蔓延,淋巴道扩散、血道扩散三种情况。
2、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应采用( )。
A.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B.肾上腺素肌内注射
C.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
D.异丙肾上腺素肌内注射
E.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吸入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去甲肾上腺素;
1.作用
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1)收缩血管。激动α受体,使全身血管(除冠状动脉外)普遍收缩。以皮肤黏膜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对脑、肝、肠系膜,甚至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
(2)兴奋心脏。激动β1受体,使心脏微弱兴奋。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率反射性减慢。
(3)升高血压。小剂量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略升;较大剂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在同类药中升压作用最强,且不被α受体阻断药翻转。
2.用途
休克与低血压,适用于神经性休克早期、嗜铬细胞瘤切除后或药物中毒时的低血压,仅限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