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诊疗规范.doc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以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按病原分类,病毒性肝炎至少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庚六型,分别由HAV、HBV、HCV、HDV、HEV及HGV引起。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乙、丙、丁型可转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GV的致病性及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
【 诊断要点 】
1. 流行病学
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
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等。
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2. 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日,平均30日。
急性黄疸型
1) 黄疸前期:起病较急,多有发热,突出的症状为乏力和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尿色逐渐加深。本期一般持续5~7日。
2) 黄疸期:热渐退,自觉症状好转,尿色继续加深,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本期持续2~6周。
3) 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脏逐渐回缩至正常。本期持续2周~4个月,平均1个月。
急性无黄疸型: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较轻,也以乏力和胃肠道症状为主,但不出现黄疸。
急性重型:极少见,参见乙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主要表现为较长期(超过3周)的肝内梗阻性黄疸。黄疸较深而自觉症状较轻,肝肿大较明显,多有皮肤瘙痒。
3.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升高。黄疸前期末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开始呈阳性反应。
血清酶的测定: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多数患者ALT400~1000u/L,AST亦有升高。
胆红素测定:黄疸型肝炎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淤胆型肝炎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多在正常范围,比例正常。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或凝血酶活动度明显下降,提示重症肝炎的可能。
血清学检查:
1)血清抗-HAV-IgM阳性即可确诊为甲型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主要是IgG)有4倍以上升高亦可诊断为本病。
2) 粪便、血清或肝组织中发现HAV颗粒、HAV Ag或HAV RNA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B型超声波检查: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脾大小及肝内、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
1.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感染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炎等相鉴别。
2. 黄疸型肝炎尚应与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相鉴别;
3. 本病与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鉴别,除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外,主要依据血清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 治疗原则 】
一般治疗:早期卧床休息,直至黄疸消退。饮食清淡、易于消化。消化道症状明显而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给予葡萄糖、电解质液体及维生素C等。禁酒,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护肝、退黄治疗:一般对症治疗即可,亦可选用强力宁、门冬氨酸钾镁或还原型谷胱甘肽(TAD)。淤胆型肝炎可选用苯巴比妥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后者只在其他疗法无效时应用。
中医中药治疗:中药以清热利湿为主。有黄疸者用茵陈蒿汤加减,淤胆型肝炎可用凉血活血中药。
【 预 防 】
管理传染源:做好疫情报告及疫源地消毒。隔离病人至发病后3周。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养成餐前便后洗手习惯,实行分餐制,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做好食具消毒及水产品的卫生监督等。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均已在临床应用。前者只需接种一次,如接种二次(0、12月),效果更好。后者一般接种二次(0、6月);
被动免疫: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群,可用人丙种球蛋白, 剂量:学龄前儿童1ml,学龄儿童2ml,成人3ml。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不宜迟于感染后7~10
乙型肝炎
【 诊断要点 】
流行病学
有与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同吃、同住、同生活等密切接触史或多个家庭成员病史,特别是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对乙型肝炎诊断有参考意义。
经常接触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排泄物而未采取预防措施者;
静脉吸毒、纹身。
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免疫接种、内窥镜检查、注射、手术或针刺治疗等。
临床表现:潜伏期30~1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