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洋思模式”为例,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以“洋思模式”为例,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洋思模式”为例,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以“洋思模式”为例,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只要听说过江苏泰州洋思中学的人,无一不感慨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之高效。而在2003年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洋思中学更是被奉为了第一代课改的典型,其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洋思模式”,争相被全国各大中小学效仿和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曾轰轰烈烈开展过“学洋思,提效率”的课改活动。作为一个对 “洋思模式”有过些许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我不能不说这种模式的确有着诸多的过人之处。但同时在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洋思模式”的过程中,我又遇到了许多问题,进而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鉴于此,我想籍这篇文章与各位关注“洋思模式”,期望利用“洋思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的同行共同探讨,如何让“洋思模式”更好地为“我”所用,构建出更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应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同时兼顾的课堂 “洋思模式”课堂效率之所以高的秘诀之一就是——“让每堂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据 2001年9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的说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并且“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但笔者很困惑,如果每堂课都像“像打仗一样”让学生时时都觉得“如临大考”,那在这些十几岁孩子的心中课堂学习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想答案应该是: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所以有人毫不客气地说,洋思的课堂就是应试课堂。因为这种模式“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其实质是让学生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复制知识,让学生为接受知识而存在”。而事实是,“洋思模式”的应试成果的确很突出,自1990年开始运用该模式后,这个曾经的“三流设备”、“三流师资”、“三流生源”的学校,很快就实现了以“连续10年学生的毕业率、合格率100%,居全市之首,全校学生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数都在90分以上”的“高效益”,从而一跃而成为全国教育的一大亮点。站在应试的角度,这种模式无疑是成功的。然而,新课标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发展中的人”,通俗地说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而不是“考生”。为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三、高效课堂应是有教师特色的课堂 洋思中学的校长在谈到“洋思模式”的高效时,还多次提到另外一个“秘密武器”——即“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很显然,洋思中学力图通过这种硬性规定,来迫使上课老师彻底贯彻“精讲多练”。因此很多媒体都赞誉说“洋思模式”引发了“学习方式的革命”,即成功地将过去“以老师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了现在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却发现“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并不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相反还极有可能导致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 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部分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由于选取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而学生在初中并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加之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性很强,因此很多知识点显得格外的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若要贯彻“洋思模式”的“学生自学,随堂检测”,最后“教师作4分钟的总结和点拨”。其效果就只能是学生只会照搬课本内容而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最后做起题来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灵活变通,更谈不上归纳概括、比较分析了。由此可见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那学生学到的就只是“学科”知识,而不能领会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这样当然没有效率可言。 所以我认为一堂课高效与否,不能简单的以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的时间来划分,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这正是所谓的“教无定法”。对于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完全要求学生自学来达标是不现实的,在一些关键的重点难点问题上,老师多讲一点,讲清楚一点、讲准确一点、讲精彩一点都是完全合理的,也是保证课堂效率所必需的。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多数人都将教学改革的眼光投向了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等等,这些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课题都是大家争相研究的热点。但真正理解了新课标的人,其实应该明白教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