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第八.ppt
第八章 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 本章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 本节主要内容: 现代银行制度 准备金 货币创造过程和银行乘数 现代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经营要保证其偿付能力(偿还外债的能力)与灵活性(备有现金的多少)。 非银行金融机构 现代银行制度按是否设分支机构分:分行制(英国)和单一制(美国) 现代银行按经营内容划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补充:欧洲中央银行 偿付能力与灵活性 银行偿付能力:银行偿还其债务的能力 银行利润:银行全部贷款利息高于其全部存款利息之差,减去银行业务所耗费的各项成本 银行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资产质量和自有资金比例 银行备有现金的多少称为银行的灵活性 准备金 准备金:银行存款中没有贷出去而保留下来可以应付提款需要的灵活性资产。 准备金分为必要准备金和过度储备(为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必要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形式持有: 一种是银行自己保留的准备金:分一级准备(现金)和二级准备(灵活性很高的短期债券);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 假定客户甲将自己持有的1000美元的政府债券出售给中央银行,因而得到中央银行支付的1000美元,该客户遂将1000美元存入银行A,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则通过银行的存贷行为,最初的1000美元存款将使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增加到5000美元。 例:教材P196 银行乘数 银行乘数:由于一笔新存款引起的整个银行体系增加的存款与最初增加的新存款之间的比例。 BM=1/rr 其中,BM表示银行乘数、rr表示法定准备率。 银行乘数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1、超额准备金为零;2、现金漏损率为零。 银行乘数的修正 银行乘数Ⅱ:考虑了现金漏出因素的银行乘数 BMⅡ=(1+Cu)/(rr+Cu) 其中Cu为提取现金的固定比例 银行乘数Ⅲ:考虑到一部分存款变为储蓄存款因素的银行乘数 BMⅢ=(1+Cu)/(rr+Cu+rrT·TD) 其中, rrT为储蓄存款的法定准备率, TD为新增支票存款中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 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称为货币基础,又称为高能货币。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应量) 1、法定准备金率:效果比较好,但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该项政策是一个强有力但不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2、贴现率政策:贴现与再贴现 央行通过调整贴现率一方面反映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趋向,同时也是企业资金成本将要提高或是降低的一个信号。 3、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二级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短期债券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中央银行可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从而调整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量。 证券市场的一级市场:央行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就如同财政部向央行透支,货币供给量将会增加,此方法严禁。 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央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财政部的短期债券,改变银行体系内的准备金数量,从而改变经济体系内的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相比,对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小一些,并且操作;同贴现率政策相比,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又大得多。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是发达国家央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参数 1、中央银行需要了解当前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从而确定为达到宏观政策目标总需求应当发生的变动数量。 2、中央银行应当了解收入乘数。 3、了解投资的利率弹性。 4、中央银行应了解为使利率达到一定的变动幅度应当改变的货币供应量。 5、中央银行还需要了解银行乘数,从而确定准备金的改变数额。 在参数模糊的情况下,以利息率为货币政策的具体控制指标,就很难准确地把货币政策确定在恰当的数量水平上。 2、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主义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参数 货币供给量变动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人们手中货币量增加后,将有多大比例用到最终产品的总需求等 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 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论 MS·V=NI=P·Q MS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总产量 观点一: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则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全部转化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所以,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不管利息率作何变动,总需求及国内生产总值都会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据此,货币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根据利息率变动频繁改变货币供给量的主张,他们认为,这只会引起经济运行的不稳定。 观点二:货币主义者认为,实际产量的增长率是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的,货币供给量要与产量的增长需要相适应,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 4624-2023中文+英文-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pdf
- 急性乳腺炎个案分析护理ppt.pptx
- 2025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无信不立》说课稿.docx VIP
- 智能送餐机器人.pptx VIP
- SH∕T 3022-201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标准(报批稿).pdf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章二节.pdf VIP
- 湖南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含标准答案.docx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题型28 书面表达——读写综合 讲义学案(学生版+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