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技术、新理念助力现代应急管理.doc
新技术、新理念助力现代应急管理(国际视野)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26日 20 版)
德国纽伦堡市主要河流佩格尼茨河畔的大片草地得到良好保护,遇大雨时能起到蓄水作用。 刘华新摄
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的地下发电机组。 于 青摄
今年8月,热带风暴“艾琳”席卷美国卡兹奇山的一个小镇。 人民图片 手机火情短信,视频安全监控数据分析,地震速报系统……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新理念,应急管理变得更加快捷有效,更具针对性。
德国排水管网迎战暴雨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
今年7月19日夜,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遭遇了一场30年不遇的大雨。“局部地区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程度。”纽伦堡市排水和环境分析局(以下简称排水局)官员福尔克·纳赫特曼先生对记者说。
纳赫特曼是该局主管排水管网的官员。他说,降雨当天,他手下70人全部出动,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工作正常。如果管道入口发生堵塞,就进行清理排障。其次,与该市防洪机构公共场所服务局、交警及消防部门合作,迅速排洪,确保遇险街道尽快恢复交通。
纳赫特曼说,纽伦堡政府当天出动各类消防人员约330人,加上交警、排水局、公共场所服务局及各类技术人员,总出勤人数约600名。在上述部门的全力协作下,全市50万人口没有出现一例死亡事故,只有近10处因受洪灾而采取临时封道措施。
纳赫特曼带记者参观了几处地点:一是设在该局附近的纽伦堡最大地下溢洪池,容量为4.2万立方米。他说,这个池的结构设计保证雨水携带的杂物基本留在池内,不会外泄污染。记者看到,虽然大雨过去了1个多月,池壁上附着杂物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纳赫特曼说,市内还设有一个中心污水处理厂,雨水经过处理厂过滤后才能流进该市主要河流。二是该市建筑物下的一些排水沟渠。虽然建筑物下面同时也铺设有排水管,但管道流量有限,因此建筑物下的明渠也可以辅助排水,通往露天蓄水池。三是主要河流佩格尼茨河畔受到良好保护的大片草地。在暴雨时能起到蓄水作用。纳赫特曼说,上面这些设施结合在一起,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洪作用。
“面对30年不遇的暴雨,我们成功应对。”纳赫特曼介绍经验说。首先,纽伦堡95%以上的建筑都按规定与排水管网相连接。在这个方圆18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设有长达1400多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虽然这次排水管网的泄洪能力到了极限,但基本还能保障需要。
其次,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即防洪区内不得有违章建筑。举个例子,如果根据各方面参数确定了某一地区不适合建设包括地下室、地下车库在内的建筑,不管开发商如何动脑筋“走后门”,都不可能得到必需的“排水许可证”,得不到排水许可也就开不了工。老百姓更不会选择购买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因为根据规定,住在违规建筑里的住户不能办理财产保险。
再次,长年保持较高投资,对相关设施进行扩建和维护。排水局的年预算约为1亿欧元,其中排水管网的维护费就达到约600万欧元,新建排水管费用则为约1200万欧元。
最后,采用新技术。在1400多公里长的排水管中,主要排水管的直径为3.15米,最粗的部分直径甚至达到了4.8米。空间充足的排水管允许工人进入实现人工检测,排除裂缝等故障。另外有一大部分的排水管直径仅为30厘米,按规定,对这样的小直径排水管,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因此,排水局一直使用专用遥控相机进行检测。最近,排水局投资21万欧元,购进了先进的检测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障城市排水通畅方面,纽伦堡政府并没有大包大揽,也发动了民间力量。纳赫特曼说,德国的建筑比较坚固,老百姓喜欢建造地下室储物。因此,暴雨成灾时,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自己房子的地下室是否被淹。居民一般都有保险。一旦房屋被淹,住户可以打电话叫消防,但要支付二三百欧元的费用,然后由保险公司返还。此外,排水局的预算也主要来自居民平常缴纳的水费。
日本新建筑解决灾后“回家难”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 青
日本“3·11”大地震后,在东京与人聊天的话题之一,是地震那天怎么回家的。
地震后,地铁、新干线停运,公交、出租车等路面交通也因堵车陷入停顿,交通手段几近全部瘫痪。一位中国记者在外地采访,路途并不远,但因电车停运而无法回到东京的家中。一位家住川崎市的朋友,徒步回家用了4个多小时。另外一位家住千叶县的朋友,走回家用了7个多小时。一时间,“回家难”成为东京灾后流行语。
有调查显示,东京都与其周边神奈川县、埼玉县和千叶县这4个地区,地震当天回到家中的人约占80%,在公司过夜的约占12%,在公司以外过夜的约占7%。有机构推算,地震发生时上述4个地区有1400万人远离自己的家,其中约1000万人是徒步回家的,另有260万人当天未能回去。当天下午7时路上行人达到高峰,约为300万人。根据日本中央防灾会议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