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草 业 科 学 24卷 7期
PRATACULTURALSCIENCE Vo1.24.NO.7
黑龙港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刘贵波,乔仁甫,赵海明,谢 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 :2003—2005年在黑龙港地 区安排 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播期试验。结果表 明:紫花苜蓿适宜播
期为秋播 ,秋播 的播期阈值下限为 1O月上旬,1O月上旬以后再播种则不能安全越冬。不同的播期对产草量
产生明显影响,对品质性状鲜干比、茎叶比影响不 明显 。播期不 同主要影响当年植株 的生长发育,对第2年
生长发育的影响 明显减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期 ;越冬率;产草量
中图分类号:$54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629(2007)07—0030—03
不违农时,适时播种,对于紫花苜蓿 Medica— 所试验场 内完成 。试验地点位于东经 l15。42,北
gosativa的生长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紫花苜 纬 37。44,海拔 20m,全年平均降水量 510mm,其
蓿就其生物学特性而言,其播期弹性很大 ,春播、 中70 的降水集中在 7—8月。年均温12.6℃,无
夏播、秋播均可;而且还可临冬寄籽或早春顶凌播 霜期 206d。试验地肥力情况 :全氮0.11g/kg,有
种 。但许多研究表明: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其最 效磷 32.3mg/kg,速效钾 125.4mg/kg,碱解氮
佳播期却存在很大差别[1],这不仅是 由当地的气 62.8mg/kg,有机质 l_55g/kg。
候 、生态条件所决定 的,而且与当地 的生产条件 1.3试验设计 共设计了11个不同播期。分2
(如茬 口、土壤墒情、劳力 、播种机械)和种植 习惯 个时间段,第 1个时间段为秋播 ,从 2003年 9月
有关 。因此 ,在黑龙港地区紫花苜蓿也应有其最 1日开始 ,播种了7期,具体 日期为 9月 1日、9月
佳的播种期。根据黑龙港地 区的生态条件分析 , 10日、9月 20日、10月 2日、10月 19日、10月 29
春季干旱 ,失水快,春播对紫花苜蓿的保苗不利; 日、11月 10日;第2个时间段为春播,从 2004年 3
夏季虽雨水充裕但杂草难控制,夏播紫花苜蓿苗 月 11日开始,每 10d播 1期,播种了4期。具体 日
期很容易导致草荒 ,而且茬 口也不合适 。因此秋 期为3月 11日、3月 20日、3月 30日、4月 9日。
季可能是较好 的播期。但 以往的研究证实 ,苜蓿 每 1播期播 1小区。小区面积 2m×6.5m,
秋播不宜过晚,否则不利于安全越冬[7]。实际 行距 30cm,每 小 区播 种 6行。播种 量 22.5
上早秋播在该区生产上也不易推广 ,秋收作物一 kg/hm。。播 前底施 N 200kg/hm。,P2O5200
般成熟较晚,紫花苜蓿存在倒茬 困难 。因此,需要 kg/hm。。2005年 3月 12日沟施 N 80kg/hm。,
探讨紫花苜蓿晚秋播而能安全越冬的时间阈值 。 P。O 200kg/hm。,结合灌水 同时进行 。
这在该区的相关研究 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试验 目 1.4测定项 目及 方法 鲜草产量为小区紫花
的是研究确定紫花苜蓿在黑龙港地区的适宜播种 苜蓿全部刈割后称量取得。刈割均在初花期 ,刈
期 ,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割时留茬 5cm。2004年仅对第 1茬草进行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