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宫观网络中西州道教——唐代西州道教补说.pdfVIP

国家宫观网络中西州道教——唐代西州道教补说.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与宗教艺术编 国家宫观网络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补说 国家官观网络中的西州道教 ——唐代西州道教补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雷 闻 在吐鲁番学研究中,佛教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材料的不断刊布,道教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真 正有分量的成果还不是很多。到目前为止,除了小笠原宣秀先生对于一些相关文书的整理分析之外,最有价 值者当属荣新江先生《唐代西州的道教》一文,该文对于西州的道观、斋醮活动及吐鲁番出土唐代道经等都进 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此后,刘屹先生在《唐前期道教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关系》一文中,对西州的道教亦有 所涉及,而关于吐鲁番道教文书的比定工作也在继续进行。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结合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传世 文献,将西州道教置于唐帝国的整体宫观网络系统中,来考察两个具体问题,权为荣师大作续貂,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一、唐代西州道观的始建年代 荣老师指出,目前所见吐鲁番文书中,最早提到道观的纪年文书是阿斯塔那189号墓出土的《唐开元四 年(716年)籍后勘问道观主康知引田亩文书》,他据此推断唐代西州道观的建立始于唐玄宗时期,并分析了其 中的两点原因:一方面,唐朝诸帝中,玄宗崇道最力;另一方面,开天时期唐朝已经在西域站稳脚跟,新王朝 的思想意识也渐渐输入并流传。 荣老师的结论建立在对文书坚实研究的基础上,不过,我个人觉得将唐代西州道观的始建年代定在玄宗 时期略嫌保守,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吐鲁番文书固然非常重要,但由于目前所见到的文 书大多出自墓葬,破碎断残者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留存至今也只是一种偶然,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将这 些文书“镶嵌”在历史本身的框架中来观察其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将西州放在大唐帝国的政治、文化与宗教 体系之中,特别是置于国家的宫观网络之中来考察其存在与活动,我们或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乾封元年(666年)封禅大典顺利完成之后,离开泰山之前,唐高宗曾下诏:“兖州界置紫云、仙鹤、万岁 观,封峦、非烟、重轮三寺。天下诸州置观、寺一所。”按兖州所置三座道观之得名来自封禅时的所谓祥瑞—— 当时封禅的三坛也因之改名:山下的封祀坛改为鹤舞坛,岱顶的封祀坛(亦称介丘坛)改为万岁坛,社首山上 的降禅坛则改为景云坛。在高宗封禅活动中,有着相当浓厚的道教因素,而封禅大典之后在天下诸州置立寺 观的诏令对于道教尤其意义非常,正如巴瑞特(T.H.Barrett)先生所说,这使道教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 家支持的道观网络,而这种网络对于佛教而言,早在隋代就已具备了。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全国性的道观 网络之中,应该会有西州的一席之地。众所周知,在灭掉高昌、设立西州之后,为巩固统治,唐王朝迅速将一 整套政治、军事制度推行到吐鲁番盆地。到了高宗封禅的乾封元年,唐王朝统治西州已近三十年,对于朝廷 政令的贯彻无疑会更加彻底,那么西州应该会按照诏书的规定,在公元666年建立一座道观。 那么,这座道观的名字会是什么?对此,虽文献无证,但我们可以从敦煌文书中获得一些信息。法藏敦 煌文书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瑞石”条记载:“右,乾封元年有百姓严洪爽于城西李先王庙侧得上件石。 391 吐鲁番学研究 其色翠碧,上有赤文,作古字云:‘下(卜)代卅,卜年七百’。其表奏为上瑞,当为封岳,并天[下]咸置寺观,号 为‘万寿’。此州以得此瑞石,遂寺观自号‘灵图’。”据此,高宗封禅之后在全国各州新建立的寺、观皆以“万 寿”为名,惟独沙州属于例外,因有“瑞石”之祥,遂以“灵图”为号。可以想见,当时西州所立道观的名字也当 为“万寿观”,或许这正是西州最早的官立道观,虽然我们目前尚未在吐鲁番文书中发现其直接证据。 如同荣老师指出的那样,在吐鲁番文书中有“龙兴观”的资料存在,即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的《唐西州 高昌县出草帐》第4行中“龙兴观七束”的记载。案,龙兴观是神龙元年(705年)二月由“中兴观”改名而来。 当时右补阙张景源上疏日:“伏见天下诸州,各置一大唐中兴寺观,……中兴立号,未益前规。以臣愚见,所置 大唐中兴寺观,及图史并出制诰,咸请除‘中兴’之名,直以臣愚见,所置大唐中兴寺‘龙兴’为名。”中宗遂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