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黄炎培调查看清末江苏兴办学堂一些情况.pdfVIP

从黄炎培调查看清末江苏兴办学堂一些情况.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从黄炎培的调查看清末江苏兴办学堂的一些情况 赵利株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对清末以来中小学教育发展方面,有着诸多的研 究成果,但诸种教育史大多以政府方面的法令条文和统计数字来叙述这一过程。可能鉴于资 料方面的缺乏,因而大多数著作对于清末兴学以来中小学教育的实况,诸如当时学校的创办、 课程之设置、经济之来源、学校之管理等方面似甚少的详细的叙述。同时,清末废科举而兴 学堂,这一过程并不仅仅选官制度的改变,而导致教育方面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随着学堂的 兴起而来的社会的变迁。这一方面的情况,或许清末以来~些关于教育方面的调查,可以弥 补教育史研究中的这一缺憾。 黄炎培亲身参与清末新式学堂的建立与管理。后来更是对江苏全省教育发展的决策者之 一,其在晚年的同忆录对清末江苏的兴办新式学堂,有这样的记述“清朝末年,各地兴学风 气火开,新旧思想复杂,学校与学校斗争,学校和官厅斗争,和绅士斗争,这派绅士和那派 斗争,还有学生和学校斗争,酿成种种纠纷”。在此种情况下,江苏学务总会(后来改称江苏 省教育会)成立。江苏学务总会成立后,黄炎培被推为调查干事,。实地调查,具一书面报告, 根据理论和事实,判明曲直,解开症结,恢复和平,这份报告二传公布后,取得双方当事者的 接受,使学潮得以平息”。④黄炎培更说,“因此,我遂被推为常任调查干事,这是我深入社 会的初步,也就给我向群众学习的机会。江苏六十三县,我足迹及四分之三”。印这份长达二 百多页的教学调查报告,名为《常任调查员调查报告》,内分“第一次(庚戌十二月止)”和 “第二次(辛亥六月止)”两部分,是黄炎培在1910年和1911年亲自调查江苏南北三十个州 县教育状况的结果。 黄炎培的这次调查,其目的有二,一是在于调查江苏省谘议局关于地方学务之决议案、 江苏各属劝学所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能否实行,二是凡各地方办理学务有未合教育原理、组 织法以及与谘议局、联合会议决案不合的地方随时指正。每到一地,都由当地城乡自治避或 者劝学所教育会的人员陪同亲自前往学生调查。@因此,这一调查报告较之其他方面的调查 ①黄炎培:‘八十年来》,第48__49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②黄炎培:‘八十年来》,第49页。黄炎培被推为常任调查员心该在1910年(据江苏教育会编:‘江苏教育 会十年概况》,江苏教育会印行,1914年),许汉三所编《黄炎培年谱》1905年条下称“与张謇、沈恩孚、袁 希涛、姚文柑等组织江苏学务总会,张赛任会长。先生被推任该会常务调查十事”(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第7页)。此说小确,首先江苏学务总会的发起人大多是全国性及省级十绅,如张謇,许鼎霖、王同愈、 恽祖祁等,黄炎培当时作为发起人还未自.资格;其次,江苏学务总会只设调台部十事,并无常务调查十事一 职(参看《江苏学务总会暂定章程》,见沈同芳、何震彝编:‘江苏学务总会文牍》初编I:,第3__8页,商 务印书馆,1906年)。在江苏学务总会任调奁部干事间,黄炎培除了调台江苏江阴南菁书院,并在南菁书院 改为高等文科学堂中起了很大作用外,并尤特别值得关注的调查报告,其他的调查员,如白作霖、袁希涛、 龚杰、方还等等,其时亦有大量的有关各个学堂冲突的调查报告。黄炎培任常任调台员后,“从通州苏州而 始,次年复历江北各处,计刊有调查报告二次……本省之学校状况大略具于此”(据《江苏教育会十年概况》). 这是一次对江苏教育的伞面调查。因此,上引黄炎培l口I忆录,似自.把一事分为二之疑。 ③黄炎培,‘常任调查员报告(第一次),第1—-2页,见江苏教育总会编:‘江苏教育总会文牍,“六编丙”, 中国图书公司,1911年.关于江苏全省教育会劝学所联合会相关议决案和章程,可参看《江苏伞省教育会 劝学所联合会成立纪事》,‘江苏各属劝学所教育会联含会纪略》,分别见‘时报》1910年10月29日,《江 苏教育总会文牍》“六编·丁”.江苏谘议局议定各案。可参看江苏谘议局编:‘江苏谘议局第一年度撤告》中 210 统计如《光绪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①更为可信。这一调查提供了分析清末江苏兴 学的过程中诸如学堂课程的设置、办学经费、员工薪资等种种情状,本文本以黄炎培的这份 调查报告,佐以黄炎培的其他调查报告,来分析清末江苏兴办学堂过程中的~些问题。@ 一、学校之设立与私塾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叙述中,废科举后,学堂的设立后,学堂慢慢发展起来,这人致不 差,但在具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