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
张慧芳1 孙丰雷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级硕士研究生 济南250355;2.山东省中医院济南
250011)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40 例患者,收集其四诊信息,填写病例采集调查表,
最后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 系统聚类处理,结合专家
组评定意见,筛选出 2 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群。结果:糖尿病前期可分为肝郁气
滞、脾虚湿盛、肝阳上亢、阴虚热盛、湿热蕴脾5 个证型,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
最多。结论:本研究按照严格的标准收集四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筛选
了糖尿病前期的5 个规范化中医证型,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供临床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
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或二者合
并出现。糖尿病前期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必经之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糖尿
病前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应用中医理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辩证论治,目
前中医学界尚缺乏共识。本研究试图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糖尿病前期的
四诊信息等客观指标,采用统计学聚类分析处理,筛选糖尿病前期的规范化证型,
为糖尿病前期的辨证论治客观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2 月到2010 年1 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
糖尿病前期人群140 例,男性69 例占49.3% ,女性71 例50.7%;年龄24-76 岁,
平均47.46 ±12.47 岁;单纯空腹血糖受损者24 例占 17.1%,单纯糖耐量减低者
60 例占42.9% ,二者兼有者56 例占40% 。
1.2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有关IGR 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 的诊断标准为空
腹血糖(FBG )6.1mmol/L-7.0 mmol/L且负荷后2h血(2hPBG )7.8 mmol/L,糖
耐量减低(IGT )的诊断标准为FBG6.1mmol/L且2hPBG7.8 mmol/L-11.1
mmol/L ,或二者同时出现。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学》第6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
委员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消渴病辨证
参考标准》等。
1.4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 )年龄在20-80岁;3 )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2 )继发其他疾病的糖尿病前期患者;3 )已经使用药
物干预治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4 )神志不清、各种精神病患者及不愿意合作者;
5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6 )合并心、脑、肝、肾病者;合并肿瘤、严重水电解
质紊乱、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等。
2 研究方法
2.1 对合格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调查表。
2.2 建立数据库 将原始四诊资料录入计算机,通过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归纳
糖尿病前期群体的症状类别,再结合专家意见归纳出中医证型。
3 结果
3.1 指标的聚类分析 尽可能的罗列糖尿病前期相关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脉,
并列入调查表作为观察指标。收集完临床资料后,根据涉及的变量建立SPSS数
据库文件,先进行频数统计观察所得数据,剔除频数在10%以下的指标。将滤过
后得到的46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选用组间距离法,聚6、7类时由于变
量过于分散,无法继续进行较好的聚类。
专家组通过讨论,最终将糖尿病前期的证型参考标准拟定如下:1)肝郁气
滞: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舌苔薄白,脉弦。2 )
脾虚痰湿:食少纳差,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声低,食后或午后
腹胀,恶心欲呕,头身困重,口淡不渴,大便溏泻,舌苔白腻或白滑,边有齿痕,
脉濡。3 )肝阳上亢: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
酸软,舌红,脉弦数。4 )阴虚热盛: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
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5 )湿热蕴脾:
脘腹胀闷,口中粘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