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MT-2000地面候选多址方式的比较和分析
郝学坤1 张更新2
(1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研三队 南京210016)
(2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卫星实验室 南京210016)
分析,井时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WCI)MACI)l(A2000TI)-SCDMA
关t词IMT-2000
一.引言
移动通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
通信.到目前为止.移动通信系统已发展到第二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FDMA方式的模拟蜂窝
MP AC
系统,如A S、T S等,其缺点是容量小,不能游足飞速发晨的移动透信业务量的需要;第二代
SM、1S~9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TDMA或cDMA为主的数字蜂窝系统,如G 5等.其容量和功能都
kbi t/s).而社会
比模拟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种类主要限于话音和低速数据(≤9.6
的发展对通信业务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剧增.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第二代系统。于是.一种能够提供全球漫游、
T 98
支持多媒体业务且有足够容量的第三代移动遥信系统就应运而生.国际电联(I U)早在1 5年就
PLMT
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当时称为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 S),后考虑到该
00 000MH 99
系统预计在2 0年左右商用,且工作于2 z频段,故1 6年应日本等国家的建议,更
0O 200
名为国际移动电信系统IMT~20,.其主要特性有:(1)全球化.IMT 0是一个全球
性的系统.它包含多种系统.在设计上具有高度的通用性,该系统中的业务以及它与固定网之间的业务可
以兼容.能提供全球漫游.(2)多媒体化.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如话音、可变速率数据、活动视
频和高清晰图像等多种业务.实现多种信息一体化。(3)综合化.能把现存的寻呼、无绳、蜂窝、卫星
移动等透信系统综合在统一的系统中,以提供多种服务。(4)智能化。主要表现在优化网络结构方面(引
TN)在任
入智能同概念)和收发信机的软件无线电化。(5)个人化.用户可用唯一个人电信号码(P
何终端上获取所需要的电信业务,这就超越了传统的终端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移动性
T
置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进展无线传输技术(RT)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无线传-mtt术主要包括多址技术、调制技术、信道编码与交织、双工技术、物理信道结构和复用、
CI)AM
的Global印姒I(同步);G10bal
及混合宽带C叫“删^卫星系统S卜cTD姒,TCO全球通信公司的ICO
与Iriditm
占有很大的市场分颧,所以该方案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下面主要针对这三种候选建议中多址方式进行分
析.
71
二.三种多址方式分析
(一).基本参数比较
■舢 11卜S咖 皿蝴屹000
多址方式 DS-(捌“ 11卜SC伪n Ds—a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