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设计.pdfVIP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塔柱斜拉索锚固点间距1.5~5.565m,用u型预应力筋作横向紧固,该结构中塔柱 锚固区的强度为大桥结构强度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区域,需要进行深入剖析.弄清受力状态和 特性,为此委托同济大学实验力学与工程测试研究室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光弹应力分析试 验。 (3)委托同济大学桥梁系对塔的中横梁与塔的交界部位,下横梁与塔的交界部位进行局 部应力分析,对主梁各控制断面的剪力滞效应、桥面板的有效分布宽度进行分析。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设计 冯鹏程陈杨明 易蓓蒋正国 万信华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的设计要点、结构分析计算、主要施工 方案和设计特点等内容。 关键词斜拉桥主桥上部结构设计 一、概 述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湖北省武汉和黄石之间,是106国道跨越长江、 55m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桥位处河段顺直,河床断面稳定,两岸大堤问距约1270m。桥址处属亚热带气候,年平 均气温为16.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一12.2℃,月平均最高气温29.9qc, 大风速为24r∥s。 二、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人群荷载3.5“/m2 2.桥面宽度:24.5m(不包括斜拉索布置宽度2×1.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 道 3.桥面横坡:双向2% 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6度,按7度采取设防措施 5.通航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25.58m(20年一遇) 6.通航净空:主跨480m为单孔双线通航孔,通航净宽433m,通航净高24m;黄冈侧边 跨20DtTl,通航净宽125m,通航净高18m 水流方向900kN,横水流方向700kN 8.风荷载:基本风速取24m/s(距地面lOm高) 69 三、设计要点 1.桥跨布置 根据通航、水文、地质等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审定的200m+480m+200m预应力混凝土 斜拉桥作为基本桥型。由于鄂州岸边跨在深栏区,旅工时设临时墩难度大,费用高,为了减 少主塔墩悬臂施工的风险性,减短主梁双悬臂施工长度,在200m跨的两侧各设一跨径为 55m的边跨,这样,在主4、主7号墩上双悬臂浇筑38.5m,在主5、主6号塔墩上双悬臂挠 筑158.5m,就可将200m跨合拢,确保了施工期间的抗风安全和稳定性。因此,本桥主桥决 (图1)。 皇旦 主3 主‘ 主5.堕主6 主7 主8 _}—+————_。——————{三三三三三三==三兰三三三三三三刍 图I桥型布置幽 2.主梁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肋板式截面,标准梁段粱高2.4m,在主4、主7号墩两侧一定 :lj;{{,。l,’I、;‘o々}.ft;{l,?,J、{;.I,~,~} 范围内因悬臂浇筑的需要,采用变高度带开口底板的双肋板式截面,55m跨主梁高度由 4.9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到2.6m(与副主桥梁高一致),200m跨靠近主4、主7号墩一侧一定 范围内主粱高度由4.9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到2.4m。主梁梁顶宽27.7m,桥面板厚32cTn(图 2)。横粱标准间距8m,与斜拉索索距相对应,除桥塔根部处两根横梁园无预应力张拉空间 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横梁外,其余横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横粱。横梁顶宽35一,底宽3吣n, 横梁底不与主梁底平齐,标准粱段横梁底比主梁底高20cIn;变高度梁段横梁高度随主粱高 度变化而变化,横粱底与开口底板顶平齐。 3.斜拉索 斜拉索按空间双索面布置。斜拉索采用研低松弛镀锌高强平行钢丝束外包热挤聚乙烯 PE防护套,冷铸镦头锚锚固体系,塔端为张拉端,梁端为固定端,除桥塔处直索(o号索) :,t{~,l}、--}^、ff 与第一对斜索(1号索)间距为14m外,其余斜拉索间距均为8m。斜拉索根据各自的受力 规格,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