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非)华文文学研究的
比较整合新论
赵庆庆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陆开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研
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于本世纪初迈入了以“文化的华文文学”为题展
开的学科自审和修正阶段,就研究主体和客体定位、文化取向、批评话语、理
论建设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纵观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历史,自始至
终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否需要和海外非华文文学
研究接轨,走比较和整合之路。本文拟从二者分立的弊端、比较和整合的理由,
以及实践难度三方面条分缕析,就教于方家,以期给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带来
新变,并为华人文学诗学的建立提供一条新思路。
一、海外华文文学和海外非华文文学研究各自为政的弊端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和海外非华文文学研究究竟可不可以沟通?…需不需
要沟通?二者怎样相辅相成,互通声气?就大陆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二者之
间似乎处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尴尬境地。虽然两种文学的创作者都是
海外华人,但其研究却分属两路。在大学里,海外华文文学一般是由中文系研
究,被视作“中国文学”跨越国界的延伸,在中国的《学科分类和代码》中也
被划归进“中国语言文学”。尽管这种划分在大陆学界引起了日渐增多的争议,
却得到了一些海外华文作家的响应。如在1985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海外
作家的本土性”的座谈会上,参加者陈若曦、张系国、张错、唐德刚、杨牧等,
均认为自身的写作属于“中国文学”的大家庭。垤’加拿大中国笔会聆1会长、小
说家孙博和该会会员、小说家曾晓雯也表示:“我们是用中文创作的,所以应
是中国文学的延伸。川制而海外非华文文学的研究则通常由外文系捷足先登,
在《学科分类和代码》中被划归为“外国文学”。公仲教授甚至指出“华人的
外语文学研究人员,仍是势单力薄。国内都是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中研究,
在海外可能是东亚系”。哺1因此,在国内,华文文学研究人员——多半受外
28
语能力限制——并不能及时了解海外非华文文学的创作动态和研究成果,而
非华文文学的研究者通常关注华裔作家用英语、法语等语言创作的作品,对万
紫千红的华文文学往往又不够敏感。
以加华文学的研究为例,笔者曾读过一篇论文,题为《加拿大华裔文学的
空白——20世纪90年代的加拿大华裔文学》,文章评论了四部加华英语文
Moon
学作品——李群英的残月楼》(DisappearingCafe)、丹尼丝·钟
(Denise Concubine’S
Chong)的《侍妾的孩予们》(The Children)、崔
Jade
维新的《玉牡丹》(The Peony)和陈泽桓的《妈,爸,我和白人女孩
DadI’m withaWhite
同居了》(Mom Living Girl),然后得出结论:第
一,加拿大华裔文学落入自我东方化的窠臼;第二,如何“坚持自己多数民族
的不同之处,抒发这些不同之处而生出的族裔自豪感”,如何“从赞许的立场
重新建构华人的历史”,是“加拿大华裔文学的空白”。m’但是事实上,只要
稍稍联系同时期加华文学中的华文文学部分,就能发觉其中的“新移民文学”
几乎完全走出了东方主义的阴影,而将族裔性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概念糅合在一
起,对华人历史做了积极建构。陈浩泉的《寻梦伊甸园》、余曦的‘安大略湖
畔》、孙博的《回流》、原志的《不一样的天空:陪读十年纪事》、张翎的《邮
购新娘》、《交错的彼岸》、笑言的《没有影子的行走》等长篇小说都塑造了
多姿多彩的当代移民形象和沸腾的新移民生活,写历史沧桑而不自哀,写移民
艰辛却不乏昂扬。所以,单单考察加华英语文学,而不联系加华华文文学,有
关“加拿大华裔文学中的空白”的立论是值得商榷的。 ,
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专治加拿大华裔的华文文学,而无视加拿大华裔跻身
主流的英、法语文学,同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加华文学史,不能充分认识
加拿大华人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加华小说为例,加华华文小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