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生问题.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民生问题.pdf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浅议民生问题 刘卫琴 (扬州科技学院社会发展系,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的伦理学依据是“以人为本”;政治学依据是保障和促进 民生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新时期民生问题凸显,其经济根源是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根 本变化;其政治根源是我国的政治层面的改革整体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腐败以及由此形成的“权力资本” 对社会利益不合理的瓜分有关。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要加快政府 职能转变;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改善民生的公共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重在培养社会自 身“造血”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关键词:民生;关注;政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C91 A 1003-8477 (2009)01-0054-03 新时期我国政府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越来 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叹历史局限,孙中山未能实现其 越重视民生问题,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措施。种种迹象显示,我 “关注民生”之理想。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民生问题才真正 国政府的着力点正在发生变化,“从拼经济到重民生”,一个 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民生政治时代正在到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 和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决民生问题在新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又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 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效不大, 中国依然没有摆 然要求。 脱共同贫困的局面。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崇尚整体利益, 否定 一、关注民生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基础 个人利益,实行高积累政策, 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改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观可谓历史悠久。“民生”一词源 开放以后,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 于《左传》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实中国古代的先贤 关注民生的伦理学依据是“以人为本”。 民生问题包含 早就开始关注“民生”,最早在《诗·商颂·玄鸟》中就已经出现 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其中最根本的伦理关系就是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思想。此后,《尚书·五子之歌》提出 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之间的道义关系,它决定着政府公共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正式形成“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然 政选择时对待民生问题的道德态度和伦理取向。如何处理政 后经周公的“敬德保民”,到孔子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 府利益与民生幸福的伦理关系,这就赋予了民生问题道德的 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儒家的民生观日趋成熟。 价值和伦理学的意义。只有当一个政府视广大民众的利益为 然而,尽管祖先早就知道“民为贵”,但翻开我们的历史典籍, 重且时刻想着民众的利益时,才会将民众的幸福作为政府的 却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重视, 首要责任,并且确立人民本位的道德态度和伦理取向。马克 相反,因为专制制度可让皇帝自由废除孟子的“君为轻”,民 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作用, 不聊生由此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并导致中国两千多年 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 封建社会发展缓慢、政权更迭。近代民生思想以孙中山为代 社会变革、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是 表,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创立了“民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 有、民治、民享”的民生观。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 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1](p288) 书记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