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汉族器乐 3.1 总论 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丰富多彩的汉族器乐 3.2 琴 3.3 筝 3.4 琵琶 3.5 二胡 3.6 笛子 3.7 丝竹乐合奏 3.8 鼓吹乐合奏 3.9 吹打乐合奏 第一节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民族之一,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民族器乐有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品种纷繁的器乐演奏形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 民族器乐发展的历史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时期。近现代可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古代则可分为远古(夏代以前和夏代)、先秦(商代、周代、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包括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及宋元明清四个时期。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报告,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出了许多乐器。考古学的成果为我们认识民族器乐发展的最初阶段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1987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距今约有8000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骨笛,系用鹤骨所制,多为七孔,其中最完整的一支(编号为M282:20)长22.22厘米,可吹出六个音构成的曲调。 第一节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70年代末,浙江余姚县河姆渡距今70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160件骨哨,是用鸟的肢骨中段制作的,长6-10厘米,管身穿有1-3个圆孔。部分骨哨至今可吹出简单的曲调。 除骨笛、骨哨外,在这一时期的西安半坡、山西万荣荆村、浙江河姆渡、太原义井等遗址中,都发现了陶埙。在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陶铃、陶钟、陶角、陶鼓和石磬等乐器。 殷商时期,已进入奴隶社会,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音乐艺术走向专业化,促进了民族器乐的发展。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实物和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当时已有钟、磬、陶埙、石埙、铃、鼓、龠、和、言、铎、铙等十多种乐器,有些击奏乐器已经编排成组(如钟、磬),而且制作非常精美。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已有70多种,当时根据制造乐器所用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为“八音”,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第一节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音乐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琴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见于记载的当时的琴演奏家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反映琴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表现力。1978年在湖北隋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编钟,说明当时在音律计算、乐器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高度水平 。这套编钟包括钮钟19个,甬钟45个,另有博钟一个,分三层挂在高大的钟架上,用6只丁字形木槌演奏高、中音,用两根长杠棒演奏低音。编钟的总重量达5134公斤,最大的甬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每个甬钟都能奏出两个音,总音域跨五个八度,基调和现代音乐中的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可以演奏比较复杂的乐曲。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乐队小型多样,据《战国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弹琴、击筑”,可见民间器乐活动相当普遍。 汉代统一后不久,伟大的旅行家张骞出使西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中原和西域建立了交通联系,因此,外国和少数民 族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原,许多器乐演奏家移居中原,带来异族和异国的音乐,同时也传来了许多带有游牧文化色彩的轻便乐器。 据文献记载,自汉至唐先后传入的乐器有:横吹、羌笛、胡笳、角、箜篌、曲项琵琶、筚篥、锣、钹、羯鼓等多种。 传入中原的不仅有乐器和乐曲,还有一些新的演奏形式,如兴起于汉代初年的“鼓吹乐”,就是从西北少数民族中吸收过来并加以创造发展而成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随着乐器的传入和器乐演奏形式的丰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的融合,又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隋唐时代的十部乐和歌舞大曲等。 宋代以后,民族器乐在吹、打、弹三类乐器的品种方面有所丰富,各类乐器在演奏技术上有所提高之外,最重要的进展是弓弦乐器的发展。唐代已有的轧筝和奚琴,南宋时改名为“嵇琴”和“秦”。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的形成和发展。在吹奏乐器中,这时出现了唢呐。 第一节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 “唢呐”是维吾尔语的音译,可能源于波斯语。击奏乐器中随方响之后,元代出现了云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 BJWSA 0003-2020电力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docx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核心素养教案.docx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2_Lesson36(共34张).ppt
- 老年护理安宁疗护课件.pptx
- 脱硫烟道、吸收塔玻璃鳞片防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优质说课稿.doc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70个) .pdf VIP
- 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pdf
- 大班音乐《八月十五的月亮》教案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