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VIP

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pdf

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袁锦责,顾金孚,王晓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36) [摘要]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功能应定位于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 想道德教育等四个方面,核心应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阐释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认 同。因此,建议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题进行教学,并适当组织讨论,以全面构筑学校、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课程特色,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考 核体系。 【关键词]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实践 [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9—1173(2008)02-0059-03 [中图分类号]G710 中国传统文化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面对世界 一、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 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 秽””4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突出的魅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是 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 i 59 貔?一,? 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过断裂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悠远绵 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 长以及超强的适应能力正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所看 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 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文明史观”的代表人物汤因比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则明确提出了要“重视中 极其推崇中国文化,他一反西方学者的“西欧中心论” 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2007 的宗旨,而把“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并称,并认为 年9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 这两种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1;1988年,全世界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上的宣言也说:“如果人类 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求“弘 想在21世纪活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 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智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史又是一部中华 确实如此,传统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 民族的形成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民 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 族文化精神更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 世界的桥梁。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 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之源、力量之源,在改革开放、建 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面临“各 价值。1996年“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前沿发展”会 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也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 议上,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席泽宗、王绶绾等就曾联名呼 统文化教育和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吁:“在我国2l世纪议程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增 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加强高 加重视并发挥我们民族文化优势的内容……在我国的 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科技教育体系中,大力加强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开设 意义和时代意义。 [收稿日期】2008-01-25 [基金项目】浙江省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97) [第一作者简介]袁锦贵,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教研室讲师、嘉兴市非物质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