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贸论坛.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贸论坛.doc

经贸论坛 黄岩区模具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模具作为最具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对黄岩工业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和推进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8年面对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经济背景,我区的模具产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巨大冲击。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我区模具企业在面临大的经济困境时的实际的生存状态和所想所需,为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特色产业提供实用资料,我们走访了一部分不同规模层次的生产企业、加工作坊、原材料供应企业、相关部门、组织及一些关注模具界的热心人士,多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 一、模具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区模具产业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出现了第一家专业模具厂,生产一些小型简单的塑料模具,七十年代中期办起了30余家规模很小的社办企业,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个体、民营模具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起步和家电的兴起有力推动了模具产业飞速发展,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家电市场的需求大量释放,尤其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大幅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再一次带来了模具产业腾飞的黄金时期,我区的模具产业集群已现雏形。 总量和规模: 目前全区约有模具生产点3000多个,其中专业模具企业500多家,约占全国模具生产企业的12%,模具从业人员约为5万余人,生产和协作区域主要集聚在西工业园区、西门和新堂,现占地约1500亩。该产业关联度大,有力地拉动了塑料制品、摩托车及汽摩配、机电等各大产业的发展。 2008年,模具产业共实现产值90亿元左右,销售额56亿元左右(未销部分为自用模具),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101家规模上企业销售收入累计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7.9%。但我区的模具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目前没有1家模具年销售上亿元的企业(全国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多家)。 产品分类及流向: 黄岩模具制造业的主导产品是塑料模具(约占70%),其次是吹(挤)塑模(占16%)和冲压模(占10%),而以前占有一定份额的压铸模、铸造模有所萎缩。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又主要分汽摩配件、日用塑料制品、家电塑件、管材管件塑料模具四大系列,其中汽车配件注塑模具约占一半。从国际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挤出模具占国内市场30%、国际市场10%,吹塑模具占国内市场20%、国际市场7%,均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生产的塑料模具成品中,有1/3为企业自用,生产出塑料制品供应客商。而在对外销售的模具中,流向国际市场的占比一直不小,近两年总量快速增加。据外贸局提供数据,2008年全年黄岩模具企业自营出口总值达12582万美元,占全区自营出口总额的10%,同比增长71%,增速居各行业之首。在流向国际市场的模具产品中,市场分布极为广泛,涉及六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5年黄岩模具规模企业出口情况 年份 销售收入(万元) 出口交货值(万元) 出口占比 2003 50074 14848 29.65% 2004 80817 25033 30.97% 2005 106456 31694 29.77% 2006 147171 40159 27.29% 2007 198241 67817 34.21% 2008 236342 96192 40.70% 2008年黄岩模具外销市场分布图 (注:上行数为自营出口金额,单位为万美元;下行为占比) 按08年的出口金额来看,黄岩模具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又以台湾居多(占总量约为20%),其他外销市场则较为分散,外销的104个国家(地区)中,78个国家(地区)的销量均不到1%,其他除巴西(占5.1%)外均未及5%。近两年来对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量快速增加。 设备投资和使用 黄岩的模具企业普遍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多企业基本上将所有的盈余(甚至还向银行贷款)都用于购置先进设备,投入新一轮的再生产。至2008年底全区模具行业拥有数控设备约5000台(套),数控化率达70%左右,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共有1200多台加工中心(其中五轴联动的就有10台),其密集程度国内少见。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引进了瑞士、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先进设备,如瑞士ROBOFORM 35P电加工机床、意大利5*3*1.5M的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意大利COORD3三座标激光测量仪等先进设备,都在国内模具加工行业还很少见。目前,我区绝大多数规模上企业均已采购并使用UG、Pro-E、Cimatron等模具设计制造软件。 前几年,规模上企业由于业务量充足对设备利用率高(日平均运转时间在15-18个小时,有些机床甚至满负荷运作),但保养工作不够,设备磨损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从配备人员来看,因为操作水平所限,设备(包括软件)的使用还未能发挥最大功效。按目前业务量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