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 区间概况 1 1.2 竖井及横通道 1 1.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地层参数 1 2. 设计依据 2 2.1 依据的规范、规程 2 2.2 依据的地质报告文件及编号 3 3. 设计标准 3 4. 设计参数拟定 3 4.1 工程材料 3 4.2 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4 5. 荷载计算 4 5.1 荷载 4 5.2 荷载组合 4 5.3 荷载计算方法 5 6. 施工竖井及横通道初期支护配筋计算 5 6.1 1号竖井初支计算 5 6.2 2号竖井初支计算 10 7. 横通道二衬配筋计算 15 7.1 1号竖井及横通道二衬计算 15 7.2 2号竖井及横通道二衬计算 19 8. 结构抗浮验算 24 工程概况 区间概况 YDK18+683.931~YDK19+539.036,区间右线全长855.105m;区间左线设计起讫里程为ZDK18+683.931~ZDK19+539.036,在ZDK19+400.000处短链0.075m,区间左线全长855.180m。 本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均为标准单洞单线,断面形式为马蹄形断面。该段隧道拱顶埋深10~16m,穿越岩层主要为卵石,围岩级别为V级。本区间均为浅埋隧道。 竖井及横通道 一号施工竖井及通道对应区间右线里程YDK18+919.969,竖井及通道长度为50.088m,施工通道兼做联络通道。竖井为临时竖井,区间施工完成后进行回填;横通道为拱顶直墙复合式衬砌结构。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横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及地层参数 工程地质 通过对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并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沿线地层主要有: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 广泛覆盖于地表,为人类活动所致,主要为道路和建筑周边回填土。 (1)、1-1杂填土(Q4ml) 分布于地表,分布均匀,一般层厚1~2m,其中道路及停车场表层0.5m为沥青混凝土硬化路面。灰黄-灰色,稍密-密实,稍湿-潮湿,以圆砾、卵石为主组成,含少量砖瓦碎屑,生活垃圾及植物根系等,土质不均匀,级配较差。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2、第四系上更新统(Q3) (1)4-4粉土(Q3 al+pl) 以透镜体形式夹于细砂层和卵石层中,厚0.5~3m,浅黄色,具少量孔隙,土质不均,含卵砾石为5%~10%,湿,密实,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Ⅱ级普通土。 (2)4-5细砂(Q3 al+pl) 以层状夹于卵石中,厚度0.5~15.5m。灰色、灰黄色,颗粒不均匀,砂质不纯,含少量卵砾石,含量约5%,局部夹粉土薄层,潮湿,密实,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Ⅰ级松土。 (3)4-9圆砾(Q3 al+pl) 呈透镜体夹于卵石层,灰黄色-灰色,层厚0.5~6m。成份以砂岩、灰岩为主,磨圆度较好,多呈浑圆状,粒径组成:2~20mm约40%,20~60mm约20%,大于60mm约10%,余以杂砂砾充填为主,局部含漂石,最大粒径约350mm。稍湿-潮湿,密实。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Ⅲ级硬土。 (4)4-10卵石(Q3 al+pl) 下伏于人工填土层,为本区间主要地层。灰黄色、灰色、深灰色,厚度2.5~35m,成份以砂岩、灰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好,浑圆状,粒径组成:2~20mm约10%,20~60mm约40%,大于60mm约20%;余为杂砂砾砂与粉黏粒充填,局部含漂石,最大粒径约450mm。稍湿-潮湿。 4-10-1中密卵石:埋深5m以上呈中密状,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Ⅲ级硬土, 4-10-2密实卵石:埋深5m以下呈密实状,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Ⅳ级软石。 地层参数详见设计说明。 水文地质 本区域属乌鲁木齐河流域,因城市建设,原始地形地貌改变较大,地表无自然冲沟,仅在绿化带中有浇灌用水渠,存在暂时性径流。 勘察期间勘探深度40m内未见地下水。 设计依据 依据的规范、规程 依据的地质报告文件及编号 设计标准 (1)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承受施工期间的全部荷载,并能有效地控制地层变形;在使用阶段,由二次衬砌单独承担土压力、水压力。 (2)二衬结构构件根据承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稳定性、变形、裂缝宽度验算以及耐久性设计。  (3)二衬结构主要构件(顶板、楼板、底板、侧墙)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取0.9。  (4)二衬结构构件环境类别为一般环境,顶板、底板、侧墙等临土结构构件作用等级Ι-C;非临土构件作用等级Ι-B。允许裂缝宽度:迎土面不大于0.2mm,非迎土面不大于0.3mm。当计及地震、人防或其他偶然荷载作用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  (5)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抗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