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设计(论文)题目: 轻型货车悬架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车辆工程
所在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框架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文献综述: 轻型货车的悬架设计
根据课题轻型货车悬架的相关文献和书籍,现做出如下综述: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悬架是安装在车桥和车轮之间用来吸收汽车在高低平的路面上行驶所产生的颠簸力的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有:连接车桥与悬架,并在车架与车桥之间传力,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缓冲不平路面对汽车产生的冲击力,衰减振动,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对车轮相对车身的跳动起导向作用,使车轮相对车身的运动满足车轮相对车架跳动的要求,并减小轮胎的磨损。
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形式到作用原理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但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构三部分组成。在有些情况下,某一零部件兼起两种或三种作用,比如钢板弹簧兼起弹性元件和导向机构的作用,麦克弗逊悬架中的减振器柱兼起减振器及部分导向机构的作用,有些主动悬架中的作动器则具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部分导向机构的功能。
二.汽车悬架的发展状况
非独立悬架早期广泛应用于轿车及轿车以外的其它车型中,由于其可靠性和简单的特性,现在还被广泛的用于轿车的后桥,轻型货车和越野汽车的后桥,重型货车前后桥都采用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早期只单纯用于轿车上,目前大部分轻型货车和越野汽车为了提高舒适性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同时一些中型卡车及客车为了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在国外甚至一些轮式工程机械如吊车和重型卡车也开始采用独立悬架。因此对于独立悬架的设计技术,国内外都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悬架设计方法,独立悬架参数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独立悬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国内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的匹配;独立悬架与转向横拉杆长度和断开点的确定;悬架弹性元件的设计分析;导向机构的运动分析;独立悬架对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等。国外除上述研究外,还进入了微观领域的研究,如用原子力学显微镜观察悬架材料内部聚合体的原子转化情况,研究悬架作为弹性介质的流变特性等,从而使得独立悬架向着智能化、轻量化、小型化、通用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电子、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独立悬架技术向着半主动、主动悬架方向发展。
设计方案
上面已经说过为了提高舒适性,所以前桥选择独立悬架。又要求比轿车载重负
荷大,所以后桥选择非独立悬架。所以本车悬架系统为:前排独立悬架+后排非独立悬架。
已知主要参数有:
满载:5000kg 空载:2200kg
质心位置:a=2.0m b=1.6m hg=0.86m
非簧载质量:mf=80kg mr=120kg
轮距:B=1.5m
三.必威体育精装版技术
1.主动可调后悬架系统(本田等)。
特点:可以根据车辆的载重情况来设定后悬架的工作模式,主要作用是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对于运动性的提升则不明显。
2.动能回收悬架系统(保时捷、大众、法拉利等)。
特点:除了完成传统悬架的固有特性,ZF的动能回收悬架系统还可以帮助车辆减少能量消耗,同时它较为简单的设计能够让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更利于日后的大规模应用。
3.主动电磁感应悬架系统(凯迪拉克等)。
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