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创作的一次性 从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起.pdfVIP

抒情诗创作的一次性 从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起.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卷第4期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01.13,№.4 2QQ!生12月 』旦竺!翌皇!竺!墨!里垒垒呈墨!竺皇里垫旦!兰:曼竺!!旦曼曼 j望n!,2QQl 抒情诗创作的 “一次性’’ ——从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起 花志红周献 摘 要 抒情诗是诗人灵感爆发时的产物,其创作规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它文学化裁不同, 其创作过程呈明显的“一次性”。 关键词 李白 抒情诗 灵感 突发性 一次性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就是这样,无拘无束,诗歌格律是“唯我 所用”的,束缚了他自由精神世界之情感抒发,那么,打破格律。“昨日”也就够了,“之日”岂不口罗唆,但“累赘” 在整句中却是如此天衣无缝:时光流逝之不再是怎样的无奈,今日之烦忧又是怎样的沉重。起首两句的气势 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象。而李白从来都是积极超脱这“万古愁”(《将进酒》)的。望着“长风万里送秋雁”这一景 象,就“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就能让“雁引愁心去”,这里怎不尽情畅饮高楼呢!这 是诗中对烦忧的第一次超越。紧接着,诗人的神思跳跃似乎一转:“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里 显然不仅是对校书郎李云文章的称赞,而是李白对汉代文化,特别是对建安时代脱俗、超奇的诗风的充分肯 定,更是在造就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的文人中找到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子。而与盛行一百多年的 玄言诗彻底决裂的谢眺(“小谢”),更是李白最倾心的诗人,其山水诗风格清逸秀丽,自然明快,恰恰体现了李 白对山川大河的大自然的向往,这是他烦忧排遣的最大慰藉之所,他的神思怎能不飘逸至此。于是,诗人“俱 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如果说前面两句在铺垫和暗示诗人烦忧的份量,那此时诗人是又一次的超 越了。谁能像李白那样有如此超远而飞扬的壮思,能上青天揽明月呢?两伏两起之后,诗人却还有更沉的一 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千古绝句简直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诗人之“万古愁”是如此难 以消除,仿佛心灵历经几番挣扎后终于陷入一片无奈和绝望中,已沉入水底。但不受世俗观念约束,热爱自 由,追求自由的李白有他永恒的昂扬:“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才华横溢的李白是积极人世的, 但他的理想在不合理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却永远无法实现,因此而有“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万古愁”。这没有什 么了不起,明早诗人不再受任何约束,如范蠡一样,“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隐遁世外就是了, 消极吗?今天从历史的眼光看,这是李白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积极的昂场,展现的是诗人追求自由、不受拘 束的强烈自信心。这是诗人对烦忧的最痛快淋漓的超越!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诗的跳跃幅度大,意思转换快,似起起落落的波滔狂涌。这正是诗人当时创作 激情飞扬的表现。全诗似乎不受任何约束,随意创造,可谓酣畅淋漓,一泄而下。显然,本诗是诗人冲口而出, 一气呵成的,是诗人灵感爆发的产物。 我们知道,在文学理论中对文学的创作规律几乎有一致的认定:作家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体验并获取材 料,提炼主题并在大量素材中提炼题材,构思仓q作有其明显的过程,这过程显然是“分段式”完成的。而如同李 白这首诗一样,抒情诗的创作显然没有这种过程,其创作是“突发性”的,“一次性”的,因为抒情诗是诗人灵感 爆发时的产物。 这里涉及诗歌创作中的“灵感”问题。关于什么是灵感,灵感是怎样产生的,至今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即 使诗人们对灵感问题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各说不一的。但是,几乎都一致肯定了灵感的“突发性”,都承认了 作者简介:花志红(1963一)女,西昌师专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周 献(1963~ )男,西昌师专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30·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3卷 灵感的客观存在。而灵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诗人们更有生动的描绘。 cannot will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