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不需再加工和再出售,直接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和再出售,以供生产别的商品的产品。
2、货币需求:人们出于各种考虑而持有货币的需要。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3、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变动税收、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所作的决策。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4、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失业:在一定年龄以上,具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但是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5、GNP折算指数=名义GNP/实际GNP。反映一般价格水平变化情况。
6、消费:消费者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储蓄是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自主消费:在收入为0时也要进行的消费。引致消费:由于收入增加而引到致的消费。
7、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于个人和企业需要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而保留的一部分货币的需求。投机需求: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8、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i=△y/△i
9、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10、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上涨。通货紧缩: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下降。
11、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判断并说明理由题
1、( √ )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没有经过市场交易,不应计入GNP。
2、(×)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了商业银行有央行的贷款成本,会诱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
3、( × )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
4、( √ )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5、( ×)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6、(×)菲利普斯认为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 )
8、( ×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诱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
9、( × )政府用于修筑公路的支出是一种投资支出。
10、(×)通货膨胀率测定的是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的百分数。
计算题
1、设某二部门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实际产出为800,则企业非自愿存货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致100,求增加的收入?
解:(1)均衡收入Y=750、消费C=700和储蓄S=50.
(2)则企业非自愿存货为50。
(3)增加的收入△Y=250。
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0年和2000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1990年 2000年 数量 价格(元) 数量 价格(元) 书本 100 10 110 12 面包 200 1 250 0.8 菜豆 500 0.5 450 1 求:1、1990年的名义GDP。
2、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2000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
3、求2000年的GDP折算指数。
解:1、1990年的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
2、2000年的实际GDP=110*10+250*1+450*0.5=1575
2000名义GDP=110*12+250*0.8+450*1=1970。
3、求2000年的GDP折算指数=1970/1575≈1.25。
问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有些什么目标,各目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稳。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大目标,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而是存在着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等)。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目标,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CPI、PPI、GNP折算指数来衡量。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四大目标,指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稳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四大目标,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0。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