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林地林冠截留降雨特征的研究.pdf
Z/Z7试 验
n / 一:
的降雨截然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林地具 以穿过树冠的空隙直接落在林地上,这部分雨
一 卟
复 水与滴流之和称为穿落量或叫透流量 (丁)。上
有茂密的林冠,林冠能够截留降雨.且这种截留
降雨的作用,不但在数量上减少林下雨量,减免 述各部分都与林冠截留降雨作用有着极为密切
并削弱了雨滴对土壤的溅击侵蚀力,而且延缓 的关系。国外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如果考虑林
了林下降雨和产流的时间,缩短了林地土壤的 冠截留水的蒸发,可以使水量平衡模式的误差
侵蚀过程,减小了林下径流量。为了探索林地 由一23%下降到一2%。因此,研究林冠截留降
降雨的各种特征.为指导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我 雨作用,须从林冠分配降雨入手 。
们于 1988~1989年对晋西离石王家沟流域刺 1.1 试验地概况
槐和油橙林林冠截留降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试验地位于离石县王家沟流域 中部,该地
现将观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6.5mm,年均气温9℃,年
~
均蒸发量为 1854mm,年 内降水集中在 6~9月
1 研究方法与试验地概况
份,该期 降水量 约占年降水量的 72.5%,且多
林地降雨可分为三部分 :直接从林冠枝叶 以暴雨形式降落。
表面蒸发掉,不进入林地的降雨称为截 留损失 为了消除因地形影响而产 生的降水误差.
一
量 (I);沿 树干 流到林地 的 降雨称 为茎流 量 试验所选择的刺槐林和油松林均位于同一坡面
(S);由林冠叶面汇集形成水滴而后落到地面 的半阴斜坡上,两块试验林地相距约 200m。
冲、抗蚀能力下降的结果。
3 小结
(3)用分维值 D作为表征土体粒度分布的
(1)华南花 岗岩风化土体粒度成分表现出 参数,简明、直观,能定量地反映土体颗粒粗细
C触 的变化特征。分维值的大小同时也反映了风化
良好的分形特征,风化壳剖面 自上而下粒度成
7 雨
分的分维值 D逐渐变小,反映出粒度变粗风化 壳的风化程度,可以用其来对不同地点、不同岩
上^,
强度减弱的趋势 。 性的风化土体进行横 向或纵向的对 比。
(2)除表土层的粒度分维值D=3.1147 参 考 文 献
3外,其下各土层的分维值 D均小于 3,表 明风 1 Mandelbrot,B.B .The Fraction GmmetryofNature.
Freeman.sanFranslseo.1982
化壳土体 以粗粒为主,尤其是碎屑层的颗粒明
2 李保国 .分形理论在土壤科学 中的应用厦其展望 .
显变粗,分维值 D =2.2796,明显小于表土层、
土壤学连展 .1994(1).
红土层的分维值D,故其抗冲、抗蚀能力明显下 3 Tureotte,D.L.,J.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其分类研究.pdf
- 不同干旱方式和干旱程度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pdf
- 不同形式的光谱参量对春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比较.pdf
- 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pdf
-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pdf
- 不同形态氮肥对不同专用小麦叶片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的影响.pdf
- 不同形态的有机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及耕作的影响.pdf
- 不同微素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
- 不同抗性选育方式下家蝇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抗性的变化.pdf
- 不同控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pdf
- 不同树龄酿酒葡萄不同土壤深度根际和根区微生物数量的研究.pdf
- 不同栽培方式对菜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pdf
- 不同栽培方式对镉污染水稻土籼粳稻根表铁膜铁镉含量及根镉含量的影响.pdf
- 不同栽培模式下Cd_Pb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及其酶活性的影响_毛亮.pdf
-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半旱地冬小麦_夏玉米氮素累积_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pdf
-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比较.pdf
- 不同植烟年限土壤pH和酶活性的变化.pdf
- 不同植物过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研究.pdf
- 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小尺度空间变异.pdf
- 不同氨氮浓度对部分亚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