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湿从五脏论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pdfVIP

《伤寒论》“湿从五脏论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苓、泽泻、益智仁、半夏、防风、神曲、升麻、柴胡、羌活、苍术。 该方在升阳止泄的基础上加猪苓、泽泻利尿止泄,苍术、陈皮、半夏化湿止泄,神曲化浊运脾,益 智仁暖脾止泄,则组方更加完善。与参苓白术散异曲同工、各有千秋。 2.2用药 2.2.1组方选药的原则 李东垣在《脾胃论·君臣佐使法》详述了对组方的原则,为后世研究东垣方药提供了圭臬。如对于群 臣佐使的确定上,遵从《内经》理论,认为“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而对于君药的选 择上,东垣秉承一贯的学术思想,以“气味”为选择之关键,如其云:“一物之内, 气味兼有,一药之中, 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对于药量的选 择,东垣则赞同“力大者为君”这一观点,认为“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 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2.2.2治泄选药 上述四方中,除胃风汤外,余升阳汤、升阳除湿汤、益胃汤,均遵东垣升阳理论,三方均含有柴胡、 升麻、益智仁、陈皮、甘草5药,另外,苍术、黄芪、当归、半夏均有2个方剂含有。细考《脾胃论》东 垣自注认为: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陈皮导气, 又能益元气;炙甘草泻火热,缓急痛;当归和血脉;黄芪牢l,oe气除湿热烦热,苍术除湿热,益智仁暖脾温 肾止泄,半夏和胃化浊。另各随病机选药组方,如益胃汤加黄芩清虚热,升阳汤加红花以通络,升阳除湿 汤加猪苓、泽泻尿除湿,神曲化浊运脾醒胃。 3临证体会: 3.1 2009年9月底,余奉命到尤溪工作,去后第一周,自觉饮食干洁,然一午后开始腹泻,伴畏冷,日3—5 次,质如稀水,来势急迫,喷涌而出,倍量服用“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等,腹泻如故,未见改善,选 药纳杯中,滚水冲泡,一剂而泄止症消。 3.2 2009年lO月11日,尤溪县一领导就诊,诉平素胃肠虚弱,每吃“芋头”及凉性食物就会腹泻,2天 前无诱因再次腹泻,日2.3次,质如稀水,就诊县医院,予思密达口服,以及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无效, 转诊我处,细询症状除腹泻、肠鸣另外,时有反酸,余无他症,知饥纳可,1:3无干、苦,无表症征象,然 舌质暗,苔黄腻,脉细滑,此脾虚湿热,思之再三,仿升阳除湿汤处方:柴胡6、升麻9、防风6、炙甘草 日服用一剂半。第3日反馈于余,初剂反酸即止,二剂则诸症悉平。 《伤寒论》“湿从五脏论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 章浩军范文东林麟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 摘要:应用《伤寒论》“湿从五脏论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辨 763 证施治,可以执简驭繁,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伤寒论五脏论治消化系统疾病 《伤寒论》没有专门论及湿病,但其内容散在各篇,笔者曾将书中与湿为病相关的条文进行系统归纳 分析,探索《伤寒论》湿病的证治规律,发现重点在于论述内湿病,其病因包括了内生之水气、寒饮等, 因而提出“湿从五脏论治”的学术观点,现将此理论在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伤寒论》湿病理论概要: 1.1.湿病病因病机 《伤寒论》湿病病因包括了内生之水气、寒饮等,内湿证病机多由脾虚所致,脾是水 湿运化的主要脏腑,又是水液升降的枢纽,脾虚健运失职,水液转输代谢障碍,导致体内水津不化,聚而 为湿,甚则积而成水。湿病不仅由脾虚所致,而且与其他四脏关系也很密切。湿病从五脏来辨治,可分为: 心湿病之心悸、奔豚;肺湿病多咳、喘;脾湿病多下利、发黄、心下痞、呕吐;肝湿病有胁下水气、风湿 身痛;肾湿病之小便不利、水肿。 1.2湿病治疗 内湿病当先辨脏腑寒热虚实,并按五脏湿病分证治之。《伤寒论》湿病总的治疗原则可以概 括为:湿气偏于表者,使之“微微汗出”,以达温经祛湿;偏在里者,“当利其小便”,使水湿之邪渗利随 尿而出。 2.临床应用例举 2.1.溃疡性结肠炎之便脓血 患者傅某,男性,64岁,住院号:16307。 初诊2009年10月16日: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无畏寒、发热,无腹 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解黑便,无反酸、嗳气,无皮肤红斑、乏力、进行性消瘦等,心情不舒或饮 酒后,则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有服“抗生素”等药治疗,症状偶可减轻,病情反复,3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