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中学高一上期期末练习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汉中学高一上期期末练习试卷.doc

广 汉 中 学 高 一 上 期 期 末 练 习 试 卷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48分)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C.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图3为清朝大臣绍英当时所记的光绪庚子年避难日记片断,内有日本洋兵攻破东直门等内容。以下事件,可能被记录其中的是A.清廷被迫推行预备立宪B.清政府下令军队镇压义和团 C.甲午战争中日军犯下侵华罪行 D.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日俄战争后,日本商人占据我东沙岛开发矿产,我地方发现报告中央政府,后经交涉力争,1909年11月,根据中日双方签订《东沙问题条约》,日本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将岛上日本人撤出,在交接仪式上降下日本旗,升起黄龙旗,这一事件A.是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 B.表明晚清对外交往日趋强硬 C.捍卫了领土领海主权,并威慑它国对南海诸岛的D.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打下基础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11月25日,学生有会,地方当局禁止,学生仍开次日罢课。李宗黄(代理主席)所组成之‘联合行动委员会’竟于12月1日派大队人分五次打人联大,两次云大。我(傅斯年)对于李宗黄等之愤慨不减他人。同时也希望学校能恢复常轨。傅斯年对学潮的态度是肯定地方当局的行为 力求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不同情支持学生行为 反对当局的横暴,彰显了自由知识分子的本色 A. B. C. D. 10.“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四川籍英烈简表: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迹 秦炳 1883—1911 四川广安县花桥人,世代行医人家,家庭富裕。 1906年,胸怀壮志的秦炳投考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弁日队,学习军事;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后在四川郫县高等小学堂任教;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喻培伦 1886—1911 四川省内江县(今内江市东兴区)文英街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早年留学日本;1907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起义中英勇献身,时年26岁,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不能佐证的是A.知识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B.革命者都出过国并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四川近代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

文档评论(0)

rfx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