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送孟东野序》 孟东野,名郊,韩愈挚友,有诗才,一生穷愁潦倒,五十岁才做了个溧阳县尉的小官。韩愈很同情他,写了这篇序来代孟东野抒发内心的抑郁不平,并寄寓自己不得志的感慨。 韩愈《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昌黎先生集》,四部备要本,卷一九 一、文学知识要点 1. 百代文宗韩愈。 2. 韩柳古文运动与中国文学散文的自觉。 3. 骈文与六朝骈俪文风。 二、背景材料 1.传略: 韩愈(768-824),“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文具有很高的造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背景材料 苏轼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的评价。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二、背景材料 韩愈的时代,唐王朝国势衰微,士人思图振复中兴。伴随着强烈的中兴愿望,是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即以复兴儒学、振兴纲纪为己任。针对唐朝当时“释老之害过杨墨”的状况,他犯帝颜谏迎佛骨,几乎丧命;他反割据,维护中央政权。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的思潮推向高潮,由此而触发了文体文风改革。 二、背景材料 2.韩、柳的开拓: 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传统。韩愈提倡文以明道,主张写散体文,与柳宗元等人一起,极为有力地推动了古文的创作。主张不平则鸣,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散文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二、背景材料 韩愈的散文,纪叙、抒情,论说,各体兼长,也善于在古代书面语言与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文学语言极富创造性和表现力。 二、背景材料 3.“韩孟诗派” 韩愈在诗歌上追求雄奇险怪的风格;打破格律限制,以文为诗;与孟郊等人一起,形成了诗歌创作中的一个新的流派,后世称之为“韩孟诗派”。 二、背景材料 4、文体辨析: 序,即赠序,唐人常以诗文赠别,这种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也叫做“序”,与今天的书“序”名同实异。赠序发端于晋,盛行于唐宋,它是由诗序演变而来。韩愈是写赠序的高手,《韩昌黎文集》收有赠序30余篇,《送孟东野序》为其中名篇之一。 三、文本内涵解析 1. 此文虽名为“序”,实则却是一篇意蕴丰富、写法巧妙的论说文。 2.立论从“鸣”字生发,排比古今二十九种“鸣”的状况,发挥出“不平则鸣”和鸣之善否的理论。而雄辩的议论中自然流露出感慨悲歌之情,情理俱至。 三、文本内涵解析 3.本文提出一个精警的命题“物不得其平则鸣”,由此演变成“不平则鸣”的成语,影响深远。而对“不平则鸣”的解说,存在着误解。 “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呢?…… 三、文本内涵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释曰:“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 《辞海》谓“指遇到不平的事,发出不满的呼声。”这些辞书所解释的只能说是“不平则鸣”一词的后起意义。 三、文本内涵解析 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这种阐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仍需略作辨析,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 三、文本内涵解析 1. 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而且文中还说“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等等,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 三、文本内涵解析 2. 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不平”是指人们的心灵处于不平静的状态,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感情。主张不平则鸣,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散文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三、文本内涵解析 3. “国家不幸诗家幸”,动荡的时代为诗人提供创作的题材和动力,故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这固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也可以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中国古代的隆汉盛唐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三、文本内涵解析 就诗人创作而言,“穷而后工”固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达”者只要不是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只要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完全可以写出好作品。 四、文本艺术分析 1. 布局谋篇的独到造诣 文章先声夺人,凭空立论,明确提出全文“不平则鸣”的中心论点。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材料9.docx VIP
- 马尾综合征护理PPT课件.pptx
- 2024年高级统计师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 2024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 (1).pdf
- T_CECS 662-2020 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pdf VIP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指导手册(20250204).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桂科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18D8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装.docx VIP
- 酒店上半年工作计划PPT.pptx
- 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下2014西交大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