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人教选修4《一代雄狮拿破仑》.doc
?案例:人教选修4《一代雄狮拿破仑》
——对《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培训的应用
卓伟
镜头一(板书调整)::
改进前:
一、拿破仑生平
1、出生:
2、少年:
3、青年:
二、拿破仑上台
1、前期战争(狮子):
2、政治谋略(狐狸):
三、拿破仑的统治
1、建立帝国(1804)
2、改造法国
四、拿破仑后期战争
五、评价拿破仑
改进后:
一、夺权——雾月政变始上台→时势造英雄
二、称帝——炮兵上尉成至尊
三、文功——改造法国立功勋→英雄推时势
四、武治——叱诧风云抗联军
五、失败——兵败滑铁卢被流放→英雄受制于时势
[思考]
与必修教材相比,选修教材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何让学生“好记”、“易掌握”是个大问题。虽然教材有自己的目录,但教材的逻辑结构显然无助于学生记忆,也无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形成新的认知,为此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知识“重组”,打破原有教材结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整合教材内容。
[分析]
《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如按原有教材体系,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突出教材重点——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由于对其生平和战争进程的描述占据了较大比例,导致教师在40分钟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二次备课时,我将拿破仑一生的成败作为主线串联,并且都采用了二字组合,以便于学生记忆。同时通过砍去其背景生平部分,清晰地展现了拿破仑从夺权上台到兵败结束政治生命的全过程。当然,这样做也有其局限性,就是突出了显性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掌握,即学生无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背离了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改进前:
一、拿破仑生平
1、出生:
边缘化的出生地(科西嘉岛):沉默寡言,勇敢好斗;破落的家庭:被寄予厚望
2、少年:
军校求学:勤奋、崇拜英雄、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青年:
雅各宾派期间:土伦战役——崭露头角;督政府期间:平息巴黎保王党叛乱——声名大震
二、拿破仑上台
1、前期战争(狮子):
1796年远征意大利;1798年远征埃及;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1810年
粉碎第五次反法联盟
2、政治谋略(狐狸):
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799)
思考:拿破仑上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⑴法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督政府无力解决。
⑵资产阶级希望更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
利益,巩固革命成果。
⑶拿破仑的军事威望和政治手腕
改进后:
思考:拿破仑上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图片:法国布里埃纳军校
文字材料:军校对拿破仑的鉴定是:“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
博览群书,酷爱自然科学,擅长数学、地理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材料二:图片:土伦战役中,拿破仑指挥火炮轰击港湾里的英、西舰船;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
材料三:图文材料:1793,巴黎
凡是涉嫌叛变共和国的人都上了断头台。一项最高的记录是:38分钟内,断头台砍下了21个头颅。全国大约有4万人被处决。
【拿破仑上台的原因】
⑴法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督政府无力解决。
⑵资产阶级希望更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
利益,巩固革命成果。
⑶拿破仑的军事威望和政治手腕
[思考]
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流行的教学法。但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却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什么样的问题最有效?这其中取决于问题本身的价值,也取决于问题设置的位置。问题设计的指向不明确,或者是问题的思维含量不高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思考,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分析]
课件中引用的恩格斯对拿破仑的评价,是一般教学中常用的材料,用以论证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但在刚开始使用时,却发现材料与问题脱节,从而给人感觉“凌空”跳出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而呈现跳跃式,缺乏完整的思维体系。因此在二次备课时,我将教材知识点转化为材料形式呈现,从而提高了问题的思维含量。同时又由于问题在一开始就有预设,因此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看书,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能,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由此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一堂课是否“有效”,关键就在于这堂课所提的问题是否足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动态生成另一个话题。同时学生思考的问题又不能在书本中直接找到,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感知而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构,这才是最重要的。
镜头三:评价拿破仑
改进前: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