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化学调控技术-董志强【荐】.pdf
作物化学调控技术
董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提 要
提 要
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定
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定
义和历史背景
义和历史背景
2、化控技术的研究内容
2、化控技术的研究内容
3、化控技术的特点以及
3、化控技术的特点以及
与经典栽培技术的区别
与经典栽培技术的区别
和联系
和联系
4、化控技术的作用
4、化控技术的作用
5、化控技术的作用原理
5、化控技术的作用原理
6、化控技术应用实践
6、化控技术应用实践
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定义
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定义
1.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是研究用化学的方法
1.1作物化学调控技术:是研究用化学的方法
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是应用外
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是应用外
源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植物生长
源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植物生长
调节剂)通过调控作物的内源激素水平,
调节剂)通过调控作物的内源激素水平,
调控作物的基因表达、器官建构、功能体
调控作物的基因表达、器官建构、功能体
现,从而实现对作物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
现,从而实现对作物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
生理代谢的双重调控的技术。
生理代谢的双重调控的技术。
1.2研究历史背景
1.2研究历史背景
作物化学调控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农业上应用,最早主要集
作物化学调控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农业上应用,最早主要集
中在林木、花卉和蔬菜等园艺作物上,直到60年代作物化学调控技术
中在林木、花卉和蔬菜等园艺作物上,直到60年代作物化学调控技术
才开始在农作物上大面积应用,其标志为:矮壮素防止小麦倒伏技术
才开始在农作物上大面积应用,其标志为:矮壮素防止小麦倒伏技术
在英国大面积推广,目前在欧美及亚洲大面积推广。
在英国大面积推广,目前在欧美及亚洲大面积推广。
在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上海植生所开始应用赤霉素防止蕾铃脱
在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上海植生所开始应用赤霉素防止蕾铃脱
落;杂交水稻产生后,赤霉素用来促进杂交水稻母本抽穗;80-90年
落;杂交水稻产生后,赤霉素用来促进杂交水稻母本抽穗;80-90年
代,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大面积应用,其中,棉花生产中缩节安
代,作物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大面积应用,其中,棉花生产中缩节安
的应用面积占植棉面积的80%以上;乙烯利棉花催熟技术、多效唑
的应用面积占植棉面积的80%以上;乙烯利棉花催熟技术、多效唑
水稻油菜壮秧技术和防倒伏技术、吨田宝(乙矮合剂、聚糠萘合剂、
水稻油菜壮秧技术和防倒伏技术、吨田宝(乙矮合剂、聚糠萘合剂、
己杨酸酯、双膦酸盐)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上的抗倒伏
己杨酸酯、双膦酸盐)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上的抗倒伏
技术、促穗、改善品质等均在我国大面积应用。
技术、促穗、改善品质等均在我国大面积应用。
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内容
2作物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内容
2.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
2.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倒伏、早衰、低温冷害、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倒伏、早衰、低温冷害、
干旱等,以提高作物自身素质和抗逆性为目标,应用植物
干旱等,以提高作物自身素质和抗逆性为目标,应用植物
激素类似物、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微量元素络合物、有机
激素类似物、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微量元素络合物、有机
酸等,从改善机体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育、改善植株形
酸等,从改善机体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育、改善植株形
态、改善冠层光热分布的角度出发,研制新剂型调节剂。
态、改善冠层光热分布的角度出发,研制新剂型调节剂。
多聚氨基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