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研究_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_王建祥.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研究_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_王建祥.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 年12 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Dec.201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 年第4 期 第12 卷 第4 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Comprehensive Edition) Vol.12 No.4 ●文化与新闻传播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 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 1 2 王建祥,金 剑 (1.河北大学新校区管理与建设办公室,河北 保定 071000 ;2.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 态的保护方式。以刘伶醉酿酒工艺为例,其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生产过程相区分;加强保护单位的 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支持作用;注意传承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刘伶醉酿酒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 (2012)04-001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指在具有生产性质 代经济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与保护相 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 结合的途径,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产业 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 链,使公众领略传统文化的伟大,陶冶情操;通过非 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的保护方式。在当前非物质文 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总结非物质文化遗 化遗产保护不断遭遇现代化经济发展大潮冲击的背 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一般性规律和基本特点,使其 景下,本文拟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伶醉 具有普遍价值,推广到全国,起到尊重传统文化、传 酿酒工艺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 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进行分析。 二、刘伶醉酿酒工艺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刘伶醉”系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酿制的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等传统方 曲名酒,以刘伶饮后“一醉三年”而得名。刘伶,字伯 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 伦,魏晋时期沛国人,晋朝“竹林七贤”之一,号称中 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国历史品酒第一人。刘伶到河北徐水访友张华,张 但是自20 世纪后期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 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倍加赞赏,“借杯中之 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 醇醪,浇胸中之块垒”,著诗曰,“捧瓮承槽,衔怀漱 河中所创造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 醪”,“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 严重的危机。 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肌,利欲之感情。” 性保护的内涵和意义,有助于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 虽然刘伶醉得名于魏晋时期,其酿酒技艺实际 化遗产保护的认识程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 始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刘伶醉烧 保护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上;通过对生 锅古窖池已连续使用近千年而未间断,是中国最早 产与保护关系的研究,可以实现以保护为目的进行 的蒸馏白酒发源地之一,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生产、生产过程中进行保护的双重目标,既能有效保 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列入联合国教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