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遇上互联网 不是简单做加法7-5人民日报.doc

当农业遇上互联网 不是简单做加法7-5人民日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农村遇上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不是简单做加法 2015-07-05 07:37:00 来源:?人民网(北京) 0 原标题:当农业遇上互联网 编者按:时下“互联网+农业”火了。无疑,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将给传统农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二者如何互相适应,如何取互联网之长补农业之短,如何攻克农业转型路上的难关,这些都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仁寿这个普通农业大县,短短1年长出400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点   电商下乡 提速小康   “赶场小站”牵手千万家,化解农产品卖难 四川仁寿,典型的农业大县。这里有“全国优质果品基地县”“全国优质生猪调出大县” “中国枇杷之乡”等诸多金字招牌。然而,长期的“卖难买难”依旧是农民增收难以迈过的一道坎。 难题咋解?一次次走村串户的调研,一次次专项会议,2014年初,仁寿县确定电子商务率先发展,县里组建了电子商务协会,设立电商产业发展基金。去年5月,正式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我们的枇杷头天下树,北京、上海人第二天就能尝鲜!”正是枇杷销售旺季,文宫镇飞跃村61岁的徐友坤一腔自豪。自从去年电商进村,他有了双重身份:村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县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 合作社130多家农户,每年枇杷产量近30万斤,这几年产量越来越大,销路却越来越愁。今年不同了,在县上举办的“网上枇杷节”期间,他们每斤价格比往年提高了4—8元,开幕当天,就销售了1万多斤,收入20多万元。“过去只知道种,不太懂卖。多亏政府心贴心帮,让我们走进了‘赶场小站’。”徐友坤说。 村镇建“赶场小站”,牵手千万家,连接大市场,这是仁寿探索电子商务进村的一招。 仁寿县委副书记王蔚荩说,全县有400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让这些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外销,县里花了大力气。 建“赶场小站”,缺人怎么办?仁寿县创立了网商从业培训体系,有序推进职教学员、大学生村官、“赶场小站”管理员等多层次培训。2014年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次,孵化电商从业人员5020人,其中1400余人成功开店。 仁寿县城的姑娘王晓芳,由一名服装销售员转行当了水利村的网商,收入可观。她说,得益于去年县里组织的网商培训,一个半月的学习,她迈过了初级、中级、高级三道门槛,领到了从业合格证。 大规模、全覆盖的电子商务进农村,不仅买卖便捷了,还为农民的小康梦提速: 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621元,而去年跃升为9870元。“‘赶场小站’让农民成为网商,实现了信息流、现金流、物流、商务流的本地化,开启了农村电子商务新时代。”业内专家说。   跨界整合,双向流通,“同上小康路,一户不落下” “跨界整合,双向流通”,是仁寿县的又一创新模式。 针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程,仁寿县将现有的物流、农家店、金融服务和大型电商企业的资源跨界整合,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赶场小站”连接农村信用基础数据,探索开展农户信用贷款服务。为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赶场小站”与邮政和京东合作,优化路线,实现低成本“双向物流”。 如今,仁寿县已建成一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5个乡镇区域配送中心、60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4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2015年一季度,新增培训电商从业人员2023人;乡镇村级“赶场小站”日均代买量超过230件。 农民上网做买卖,在仁寿县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水利村50多岁的叶翠云,谈起她卖土鸡蛋的变化:过去卖鸡蛋要走几里山路,用背篼背到集市上去卖,别人还不认,卖不出好价钱。有时农活忙,鸡蛋一放几十天,好蛋变坏蛋。自从村里建起了“赶场小站”,叶翠云坐在家里就能卖个好价钱。 家住钟祥镇的万小玲,自幼得了小儿麻痹症,找不到好的就业门路。去年10月参加了县里的网商培训班后,她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取了个有趣的店名叫“贵妃笑”。她依托当地果业资源,开店以来,已经销售水果“不知火”3万多斤,营业额达10多万元。她真的笑得开心:“没有电子商务进农村,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仁寿,电子商务连接千家万户,惠及普通百姓,让大学生看着也眼红。一批回乡大学生、外来大学生,纷纷开店“淘宝”。23岁的李云浩,去年8月在成都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后,直奔仁寿县参加网商培训,现在他的网店每月纯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 电商进村,人人受益,户户增收。仁寿县的目标是:“同上小康路,一户不落下。” 县委书记冉登祥满怀信心地说,去年底仁寿电子商务已完成项目投资13.5亿元,电商园区已确定入驻企业20余家,仁寿正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产业园。(记者 刘裕国)   互联网+农业,不是简单做加法 瓶颈渐显:物流成本高,专业人才缺,目前电商盈利者寥寥   不去菜市场,还能去哪儿买菜? 在山东省邹平县,不少市民只要动动鼠标,或点点手机,订好的蔬菜当天就能送到家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